上午十点三十五分(第3/6页)

“好吧,警官,就我所知,形势是这样的。”他指着屠宰厂,“那边那两个窗口有人活动,有反光,可能是枪管,或者是观察仪器。我不能肯定。然后他们……”

“我们会搞明白的,巴德上尉。”

“哦,叫我查理。”

“好的,查理。这里你们有多少人?”

“三十七名警察,五名当地治安员。再加上皮特的人,您的人,我想。”

波特在一个小黑本上记着。

“有没有营救人质的经验?”

“警察?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遇到过抢劫银行或便利店的情况。至于当地警察,我肯定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历。这里的大部分工作是处理酒后驾驶和每个周六的晚上玩掷刀游戏的农场工人。”

“指挥系统是怎样的?”

“我是主管。我有四个指挥官——三个中尉,一个尚未授予军衔的中士——监督那三十七名警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有两个组是十个人,一个组是九人,一个组八人。您把这些都记下来了?啊?”

波特又笑了笑,“他们怎么部署的?”

巴德似乎有朝一日会像一战时期的将军一样,指挥着田地里的一群警察。

“武器呢?我指你们的。”

“我们在这儿配备了格洛克,长官,作为随身武器。我们有十五支短筒防暴枪,十二口径,十八英寸枪管。我派了六男一女带着M-16,在那边的那些树上都有观察仪器。”

“夜晚观察仪器呢?”

他抿嘴一笑,“这里没有。”

“谁在管地方治安?”

“应该是克罗瑞治行政司法警官迪安·斯蒂尔威尔。他在那边。”

他指着一个瘦得难看、头发乱蓬蓬的男人,他低着头,正在和一个助理谈话。

另一辆轿车开过来,干净利落地刹车停下。波特看清驾车人时,非常高兴。

矮个子亨利·勒波下了车,立即戴上一顶带皱褶的粗花呢商人帽子,在一次他与波特合作进行的解救两百名人质的谈判中,他秃头顶的反光不止一次成了最明显的目标。勒波步履艰难地前行,这是一个矮胖而羞怯的男人,是人质事件情报官员波特在这个世界上最愿意合作的人。

勒波的体重大概只相当于两个手提包。

他们热情地握手,波特把勒波介绍给韩德森和巴德。

“亨利,看看我们有什么好东西,一部能呼叫我们自己的气流追踪器。”

“天哪!还有一条能捕鱼的河。那是什么?”

“一条河?阿肯色河。”巴德说,在第二个音节上强调了一下。

“把我带回到年轻时代。”勒波说。

在波特的要求下,韩德森返回他的车里打电话给联邦调查局驻威奇托办事处,查问托比·盖勒和安吉·斯加佩罗什么时候到。波特、勒波和巴德钻进货车。勒波和德里克握了手,然后打开背包,抽出两部笔记本电脑,打开后把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上,然后连接到一台微型激光打印机上。

“专用线?”勒波问德里克。

“是的。”棒槌学堂·出品

勒波插上线,他刚把所有设备接通到线路上,打印机就开始工作了。

“已经好了吗?”波特问。

勒波读着收到的传真,说:“监狱部门描绘的罪犯轮廓、鉴定报告、罪犯的档案和起诉书。可是非常粗糙,很不专业。”波特递给他一份芝加哥特工传来的材料和他在飞机上匆匆记下的大量笔记。他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了汉迪和两名同狱犯人从南部的堪萨斯联邦监狱的逃跑过程。他们在距离屠宰厂几英里外的麦地里杀了一对夫妇,并劫持了人质。这个情报官员仔细看了这些手写的记录,然后开始往他的一个电脑里输入资料。

门开了,彼得·韩德森进来了,他宣告托比·盖勒一会儿就到,安吉·斯加佩罗一小时内也会到达。托比将在波士顿乘坐空军F-16飞抵,现在他正在那儿讲授一堂鉴定黑客身份的计算机编程课,很快就到。安吉正乘坐一架喷气式飞机从匡提科起飞。

“安吉?”勒波说,“我非常喜欢她,非常喜欢。”

安吉·斯加佩罗很像吉娜·戴维斯【注】,长着一双褐色的大眼睛,即使不化妆,也丝毫不会降低她的魅力。然而,勒波的兴奋与她的外貌无关,而是因为她的特长——人质心理学。

【注】:吉娜·戴维斯(Geena Davis,1956- ),美国女演员。

在来这儿的路上,安吉去了劳伦特·克莱克学校收集有关人质的信息,根据波特对她的了解,她已经在去学校的路上写完这些女孩儿的简介了。

勒波在桌子上方的墙上贴了一大张表格,用一根线从上面垂下来,将这张纸分成了两边,左边的标签是“允诺”,右边的标签是“欺骗”。在这上面,勒波将记录波特对汉迪做的任何承诺和他对这个人说的任何谎言。这是人质谈判的标准程序。对于这些表格的运用,马克·吐温曾做过很好的阐释,他说:“一个出色的撒谎者需要很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