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玻璃(第2/8页)

三、关于壁窗之二:另外,那安装在壁窗上的玻璃,在办公室里是可以随意拆卸和安装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可以随时把整块玻璃拆卸下来,再把它安装上去,但在办公室外,却无法拆卸和安装。

四、关于现场:在走廊上,壁窗前方,有一把铁锤,估计凶手(如果打碎玻璃的人和行凶的人是同一人的话)就是用它把玻璃打碎的。

五、关于办公室:案发时,办公室的门是从内反锁的,而办公室的窗户虽然可以打开,但由于安装了防盗铁栏,因此人是无法通过的。

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以后,雅姬准备向当时在公司里的三位员工,即邱晓雯、梁玄空和田鹰逐一问讯。

而这时候,郑刑警则走到一边去,神神秘秘地,不知道给谁打了一通电话。

经过问讯,雅姬了解了一些情况。

首先是三个人的基本情况:邱晓雯在这里工作了两个月,跟死者余增志并不熟识,表面上没有杀人动机;梁玄空虽然在这里工作四年多了,但向来低调,跟死者的交往也不深;至于田鹰,则跟死者余增志有过矛盾,前段时间,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在各主管中挑选副总经理的人选,他本来看好田鹰,怎知余增志在总经理面前对田鹰造谣中伤,最后总经理误信谣言,冷淡了田鹰,让余增志当上副总经理,田鹰对此怀恨在心,因此具备杀人动机。

其次是关于众人的行踪:公司五点半下班后,邱晓雯回家吃饭,七点左右返回公司;梁玄空下班后到外面吃饭,七点半左右返回公司;田鹰则一直没有离开公司,六点多的时候在公司的生活区里吃了一个方便面。公司的大门有监控器,监控器所拍到的录像跟三人的口供基本吻合。顺便说一下,这家公司商务部的员工一般是很少加班的,晚上加班的基本上都是技术部的员工。

问讯完毕,雅姬根据现场情况,结合众人的口供,作出以下推断:

一、凶手在九点半左右,来到副总经理办公室外。当时余增志在办公室里,反锁了房门。凶手用铁锤打破壁窗上的玻璃,并用手枪射杀了被突然碎裂的壁窗吓得不知所措的余增志。

二、当时在技术部办公室的邱晓雯和梁玄空,以及在洗手间里的田鹰,都听到这先后响起的玻璃碎裂声和枪声。

三、说明一下,副总经理的办公室和商务部的办公室在公司大门附近的地方(副总经理办公室离商务部只有十多米的距离),而技术部的办公室和洗手间,则在公司里面(洗手间就在技术部旁边)。从技术部(或洗手间)走到商务部(或副总经理办公室),即使是跑步,也至少要一分钟的时间。

四、因此,理论上,邱晓雯和梁玄空都不可能是凶手,因为玻璃碎裂声和枪声传来的时候,他们都在技术部里。而田鹰也不可能是凶手,因为在枪声传来后的十秒内,邱晓雯和梁玄空就在技术部外看到他。如果他刚在副总经理的办公室射杀了余增志,是不可能在十秒内赶回技术部附近的。

五、另外,根据大门的监控录像,余增志是在八点三十分左右回到公司的,顺便说一下,近一个月来,余增志每天晚上八点半左右,都会回公司处理文件,基本上是风雨不改。而在余增志进入公司后,再没有人进入公司,也没有人离开公司。

六、公司的所有窗户,都安装了防盗铁栏,没有人能进入,也没有人能出去,整个公司,是一个大密室,进出的通道,只有大门。

七、于是,不可思议的情况出现了:如果凶手是外人,那么他(她)是怎样进入公司的?杀人以后,又怎样离开(假设凶手没有在监控录像上做手脚)?如果凶手是公司里的人,即邱晓雯、梁玄空和田鹰(排除余增志自杀的可能)三人中的其中一个,那么他(她)又是怎样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的(假设三人是共犯的可能性不存在)?

八、最后,雅姬得出结论:这是一宗“不可能”犯罪!

雅姬正在凝神思考,却忽然被一阵手机铃声打断了思路。原来是郑刑警的手机响了。雅姬秀眉一蹙,用冰冷的目光望了他一眼。郑刑警尴尬地笑了笑,跑到一边去,接通了电话:“哦?你到了?好,你等一等,我现在出来。”他说着,向公司大门跑去。

“有人要来?”雅姬心中迷惑。她舒展了一下四肢,轻轻吁了口气,随郑刑警而去。

03

在一家酒吧里,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在震耳欲聋的音响中,一群群年轻男女在喝酒猜拳,跳舞起哄,兴致极为高昂。

忽听酒吧里的一位工作人员对着麦克风说道:“现在有请专业歌手为我们演唱。”

那“专业歌手”叫什么名字,他没有说。其实到这里玩乐的人都知道,这种酒吧,哪里会请专业的歌手来表演?然而大家到这里来的主要目的是喝酒,谁在台上演唱,倒是没有人会去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