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旅 程 17(第3/5页)

EC2“鹰眼”预警机的扫描范围要大得多,这是由于高度的原因。它的视线活像一个巨大的圆形光束,在大西洋上由西向东一路照射过去。它主要关注远处的海面,而不是船队附近的海域。它要在船队前方开辟一条十海里宽的通道,并向巡洋舰汇报前方是否有情况。针对这次任务设定的限度是前方二十五海里,也就是一个小时的巡航航程。

第三天晚上将近十一点钟时,“鹰眼”发出了一次小警告。

“前方二十五海里处有一艘小货船,在它预定航线以南两海里处。看起来停止不动。”

里士满伯爵夫人号货船并不是完全停着不动。它的机舱设在船体中部,螺旋桨在水中慢悠悠地旋转着,海上的流速有四节,这使它有足够的动力把船头迎向海流,保持朝西的方向。

那只充气快艇已经漂在水中了,一条系绳把它拴在船舶的左舷,在海流中轻轻晃荡着。一把绳梯从船栏垂挂到海面上。四个人已经在这艘依附在货船边的小艇上了。

另四个人在驾驶台上。易卜拉欣在掌舵,他凝视着前方的海平线,搜索着正在接近的第一批灯光。

那个印度尼西亚无线电专家在调试发射话筒的音量和清晰度。他身边站着英国约克郡利兹市出生的巴基斯坦年轻人。第四个是阿富汗人。一切调试完毕后无线电操作员朝年轻人点了点头。年轻人也点点头,坐在船只控制设备旁边的一把凳子上,等待呼叫。

呼叫来自女王号右舷相聚六链远的那艘巡洋舰。戴维・冈拉克清楚地听到了,其他值夜班的人也听到了。使用的频道是北大西洋航行的船舶公共波段。口音带有美国南方地区特有的长音。

“里士满伯爵夫人,里士满伯爵夫人,这里是美国海军蒙特雷号巡洋舰。听到没有?”

旧货船上的无线电设备不太先进,回话显得稍微有点走音,回话声带有英国兰开夏或约克郡口音。

“哦,听到了,蒙特雷,这里是伯爵夫人。”

“你好像是在顶流停船。说明一下情况。”

“里士满伯爵夫人发生了一些过热,”——咔嚓,咔嚓——“桨轴”——停顿——“我们正在抢修。”

巡洋舰的舰桥上一阵短暂的沉默。

“再说一遍,里士满伯爵夫人,我重复,再说一遍。”

回答传过来了,口音比先前更浓重了。在女王号的驾驶台上,冈拉克大副看到那个亮点进入了雷达屏幕,位置在正前方稍偏南一点,距离在五十分钟航程左右。里士满伯爵夫人号的详情也进一步显示出来了,包括它的自动应答机的真实回答,信号准确性的确认。他插入了无线电通话。

“蒙特雷,这里是玛丽女王二世号。让我来试一试。”

戴维・冈拉克生长在英格兰柴郡的威勒尔县,与利物浦相距不足五十英里。伯爵夫人号上答话的口音,据他判断不是约克郡就是兰开夏的,都是他的家乡柴郡的近邻。

“里士满伯爵夫人,这里是玛丽女王二世号。我听说你的桨轴主轴承发生过热,你们在海上进行修理。请确认。”

“没错,是这样。希望能在一个小时内修复。”扬声器里传来回答。

“伯爵夫人,请详细说明一下。你的船籍港、出发港、目的港和载运的货物。”

“玛丽女王,我们是杂货船。在利物浦登记注册,载重量为八千吨,从爪哇出发,装载着锦缎和东方木材,去巴尔的摩卸货。”

冈拉克低头看屏幕上显示出来的由利物浦麦肯德里克航运公司、伦敦的西伯特和艾伯克龙比航运经纪人,以及劳埃德航运保险公司提供的信息。全都是正确的。

“请问您是哪一位?”冈拉克问道。

“我是麦肯德里克船长。您是谁?”

“我是戴维・冈拉克大副。”

蒙特雷号导弹巡洋舰有点困难地听完这段通话,又开始说话。

“这里是蒙特雷。女王,你要改变航向吗?”

冈拉克又去看屏幕的显示。驾驶台上的计算机指引着女王号按照预定的航线航行,自动根据海况、风向和潮流调整航向。绕航意味着要从自动改为手动,或者重新设定程序,然后再返回原来的航线。他将在四十分钟内以右舷相距两海里或三公里经过这艘逆流停着的货船。

“没必要改变航向,蒙特雷。我们将在四十分钟后经过它。与我们相隔两海里以上。”

由于处在女王的右翼,蒙特雷与伯爵夫人的间距将小于两海里,但还是有足够的空间。在空中,“鹰眼”预警机和“徘徊者”战斗机扫描着这艘货轮,寻找有没有导弹锁定或电子活动的迹象。没有任何发现,但它们将继续监视,直至伯爵夫人远远地落在这支船队的后面。另有两艘船只也在警戒范围之内,但处于更远的前方,它们将被要求改变航向,向左或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