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 声 (第3/4页)

当教授在苏联时期因为提倡民主改革而失去工作之后,他儿子马克西姆也失去了进高中读书的机会,上大学更是无从谈起。这个年轻人漂泊到教堂,在各个教区待过后,最终被接纳为大主教阿列克谢的男仆和管家。

马克西姆·克利莫夫斯基神父,奉命四次向格里辛上校出卖欧文和蒙克。这只是为了获取敌人阵营内黑色卫队指挥官的信任,争取当一个线人。

前两次,欧文和蒙克分别都在格里辛出现之前逃走了,但最后两次他们都未能及时离开,不得不经过拼杀才突围出来。

欧文的第三个规则,不是要使敌人相信没有反对他的行动,那是不可能的,而是要使敌人确信危险存在于某个地方,经过应付后,已经消除了。

在第二次访问大主教的住宅后,欧文不得不继续待着,以给格里辛及其同伙留出时间,让他们在他外出的时候去袭击他的房间,去发现他的公文包,去给那封有牵连的信函拍照。

信件是伪造的,是在欧文前一次访问大主教的时候,根据马克西姆神父搞到的大主教的真实信纸和他的手迹样本,在伦敦制作的。

在信中,大主教显然告诉收信人,他热情支持在俄罗斯恢复君主制的主意(这不真实,因为他只是正在考虑这事),他催促收信人接受这个职位。

不幸的是搞错了王子。收信人的名字是谢苗王子,他与女朋友和几匹马一起住在诺曼底的一座石砌农房里。他注定会成为牺牲品。

杰森·蒙克对大主教的第二次访问,标志着第四阶段的开始——鼓动敌人对一种感觉到的、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威胁做出过分强烈的反应。这是通过那盘捏造的蒙克与阿列克谢二世谈话的录音磁带来完成的。

大主教的真实话音样本,是在欧文第一次访问时获得的,因为他的译员布莱恩·文森特身上带有录音机。蒙克在福布斯城堡期间,就曾经在录音带上把他的话音录制了几个小时。

在伦敦,一位俄罗斯的模仿演员提供了阿列克谢二世显然在磁带上说过的话语。利用电脑的话音技术,把那盘录音磁带制作出来了,包括咖啡杯的搅动声音。马克西姆神父,从经过门厅的欧文手里接过那盘磁带后,只是把它从一台录音机转录到格里辛交给他的另一台上。

磁带上说的一切都是谎言。彼得罗夫斯基少将不会继续去袭击多尔戈鲁基黑手党,因为蒙克从车臣人那里收集到的有关该黑手党对手的所有情况,都已经转给他了。而且赌场下面的财务资料,并不能证明多尔戈鲁基在资助爱国力量联盟的竞选活动。

尼古拉耶夫将军并没有打算在新年后的一系列访谈中继续谴责科马罗夫。该说的他都说了,一次就足够了。

最重要的是,大主教根本无意去干预代总统,没去敦促说科马罗夫应被宣布为不合格的人选。他已经相当清楚地表明,他不会去干涉政治。

但科马罗夫和格里辛都不知道这些情况。他们还以为掌握了对手的动向,面临着一个可怕的危险,他们反应过激过火,发动了四次暗杀行动。预料到他们会动手,蒙克向所有的四个目标都发出了警报。只有一个人没把警告当一回事。直到12月21日夜晚,甚至更后面,科马罗夫仍有希望以相当大的优势赢得大选。

12月21日后,第五阶段开始了。蒙克把对科马罗夫的仇视范围,从极少数几个看过《黑色宣言》的人,扩大到媒体的强烈抨击,从而激起了过度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蒙克渗入了虚假情报,其大意是科马罗夫所遭受的持续耻辱,都是黑色卫队的一个高级军官所泄露的。

在政治上,以及在人们的许多事务上,成功会孕育更多的成功,而失败也会产生进一步的失败。随着对科马罗夫批评的增多,潜伏在所有暴君身上的偏执也增加了。奈杰尔·欧文的最后一着棋就是利用这种偏执,并抱着一线希望,指望马克西姆神父这艘不太适航的船不致使他落水。

大主教从札戈尔斯克回来后,根本没去找过代总统。新年前四天,俄罗斯的国家机关,根本没想过要在元旦那天突然进攻黑色卫队并逮捕科马罗夫。

通过马克西姆神父,欧文使用了老规则,使敌人相信他的对手人数更多、力量更强,而且下定了决心,其实不然。对第二个“骗局”深信不疑后,科马罗夫决定先发制人。接到了蒙克的预警后,俄罗斯国家机关进行了自卫。

虽然奈杰尔·欧文爵士并不经常去教堂,但他长期以来一直在刻苦钻研《圣经》,其中的人物,他最喜欢的是希伯来勇士基甸。

如同他在苏格兰高地时对蒙克所解释的,基甸是特种部队的第一个指挥官,也是开展夜间奇袭的第一个提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