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2/2页)

“这算是个解决办法。”理查边吸氧边说。他终于和除帕桑以外的我们所有人一样,开始使用“英国空气”了。“如果德国人放弃了,或者我们能把他们全都杀了,那么我们倒是可以按照这种方式返回。”

“我们还可以怎么下山?”让-克洛德问,“从东北山脊不可能返回嘉措拉山口,理查。那里只有一面近乎垂直的刃状山脊,布满了檐板、山脊刃岭、尖柱形石,还有上千英尺的陡坡。下降到北部山脊另一边的康雄冰川也不可能,那里的落差足有10,000英尺。所以,除了摔下去,你有没有考虑其他的下山方式?”

理查靠在他的长冰镐上,他背负的大量装备比他的头还要高。他对J.C.坏坏一笑。“我正在考虑采用横切攀登方式。”他说。在这个神奇的夜晚,只有一丝风都没有的时候,我们才能用正常的声音说话。

“横切攀登。”让-克洛德说,他先是看了看珠峰峰顶的那面山壁,然后又看看在星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大深峡谷的山壁。“依我看,不能从诺顿的峡谷下山,”他说,“那里下方几百英尺处有一道近乎垂直的陡坡,不过还没到那道陡坡,我们没准就被雪崩卷走了。无论是在北壁上或是在北壁另一边,我们都不可能采用横切攀登方式下山,理查。”

“说的没错,”理查说,“可如果采用横切攀登方式,从北峰穿越到南峰,然后下降到南坳,到达马洛里命名的西库姆冰斗,怎么样?”

听到这个提议,有那么一会儿,我们都陷入了沉默,不过我可以看到雷吉洁白的牙齿在星光下闪着光。处在理查和凯瑟琳・布罗姆利-蒙特福特夫人之间,我突然冒出一种感觉,仿佛我们是被两匹饿狼带到了这座世界上最高的山上。

“这……太疯狂了,”我终于说道,“北峰和南峰之间的那道山脊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儿线索都没有……而且从第一台阶到北峰这一面之间的山脊是什么状况我们也不知道。即便我们登上了珠峰的最高峰,采用横切攀登方式来到了南峰——我想这倒是有可能的,而从南峰下到南坳可以说绝无可能了。从来没有人见过那道山脊,更不用说尝试攀登了……向上攀或向下爬都是一样。”

“的确如此,我的朋友。”让-克洛德严肃地说。

“让我们在去六号营地的途中接着讨论吧。”理查说。

“我看到三号营地有隐约的灯光。”雷吉说。

“德国人开始摸黑在那道连通北坳的冰壁上开凿踏脚处了,天快亮时他们就会登上来。”J.C.说。

我很想继续讨论采用横切攀登方式穿越珠峰顶峰两面山壁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真的没有时间这样做了。我们把背包背好,把一顶倒塌的米德帐篷和另一顶被砸漏的米德帐篷留在原来的雪地上,再一次迈开沉重缓慢的步伐,攀登这座陡峭的山脊斜坡。我们几个人很幸运,在五号营地上方不到200英尺处,我们再一次找到了固定绳索。理查再次殿后,承担起了最沉重的工作,在我们向上攀爬时负责收回固定绳索并将之卷起来,而我们其余人就把祝玛装置钳牢在粗绳索上,开始滑动这个装置,向上攀登,拴在一条绳索上的我们每走四步就要停下来喘粗气。

我们都在使用理查曾经教过我们的“马洛里技巧”:尽可能深吸一口气——尽管我们心里明白,在海拔8000米以上,压力不足,所以无法吸足氧气——凭借这口气走出四步,然后停下来,喘气,如此往复。

就这样,在即将到来的曙光中,我们五个人不停地向上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