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3/20页)

“喂,喂,你知道案件的详细情况吗?”

这家伙可能是个新闻记者吧。栗桥浩美高兴地想着。遇到这种情况,他也过于紧张了吧,声音都在发抖。

“那只右手是谁的呢?”

“这个可不能说,警察会去调查的。”

对方紧张了。栗桥浩美忍住了,不让自己笑出声来。如果笑得太厉害,也许对方会认为自己是个轻薄的家伙。

“我能说的只有这些了,现在只能说这些了。好了,我要把电话挂断了。”

他这么一说,手机里传来对方紧张的声音,栗桥浩美抬起右手,把手指弄出了响声,并说了声拜拜,然后把电话挂断了。

他满脸带笑,做了一个深呼吸,干得太漂亮了,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好了,我可以撤了——

他抬起头,突然,他的表情僵住了。后视镜里有一张自己非常熟悉的大大的脸。

高井和明——是和明,和明笑眯眯地看着他。

在大川公园事件中,有许多女性成了牺牲品,而且罪犯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家伙,他居然给电视台打电话,说出自己的所作所为。

这真是前所未闻的案件,也是前所未见的罪犯。除了这些之外,他可能还要做其他的事情。人们之所以感到恐慌,就是因为他以后一定还会做其他的事情——

整个日本都是这么认为的。这件事让人们目瞪口呆。特别是和古川鞠子年纪差不多大的女孩子以及她们的父母,这种恐慌已经不是其他人的事情了。

可是事实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恐慌。无论人们多么害怕和恐惧,如何不满警察的工作,如何分析社会规范的扭曲才会出现这种犯罪,罪犯也不可能马上就被抓到。虽然这不是别人的事情,但和自己还有一定距离,不会马上和自己产生联系,对这种事情而感到神经紧张,也不过如此吧。

因此,在这种时候,人们往往会寻找一条退路,方法是各种各样的。爱起哄的人虽然有好奇心,但因为这样的情况也变成了“外野”,让自己远离这起案件。如果再进一步的话,他们只会装成刑警或侦探似地对案件进行分析并要追捕罪犯。或者去议论那些在大川公园事件中还没有查清身份的、成为牺牲品的女孩们,“理性”地认为“她们之所以会被卷进如此恐惧的事件中去是因为自己也有过错,所以自己才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还有想得更简单的,那就是“忘却”。每天很忙,这些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自己没必要那么关心它。

即使是在有像由美子这样的女孩的高井家,在最初的一两天里,夫妇二人也为如此恐惧的事件而担忧。他们说不让由美子一个人出去送外卖了,外出的时间也不能太长,看上去吓得有点神经质了。要说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反映出这种恐惧的话,那就是什么也不能做。

首先,如果限制由美子的活动的话,那将会影响高井家的家业——长寿庵的正常营业。因为他们认为让由美子去送外卖是件危险的事情,因此要马上雇用一个能代替她的送外卖的店员——可长寿庵也不是那么富裕的。今天,最重要的人工费达到了很高水平。另外,如果禁止她随便外出而且规定她必须早点回家的话,虽然她是个女儿,但已经不是个孩子了,由美子当然不会答应的。

最后,他们只能一边同情着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幸,并感到了许多恐慌,一边只能把它忘却。他们只能不打听任何消息,也不关心任何事情。对于热衷于做生意的高井家的人而言,连日来对这一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白天的电视节目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这么做也不是太困难。

由美子很敏感,她知道父母因为有像她这个年纪的女儿而不想去听或了解关于大川公园事件的情况,他们就是这样的父母。因此,她也不提这件事,看了电视以后也不说什么。如果在常来的客人中有人提起这件事,她也会若无其事地岔开话题,不和他们谈论。

可是由美子本人和普通人一样——不,比普通人还要关心这件事,她一直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以年轻姑娘为目标的变态的罪犯——而且看上去还相当聪明——仍在东京都内横行霸道。她不能不关心这件事,她认为自己才是最想了解事情的详细情况的。

因为她不能看电视,所以她只能通过看报纸和周刊来了解情况。可是如果她公开看的话,父母会训她的,她必须不让别人注意。真是费尽了心思。

就在她这么做的时候,由美子发现哥哥和明也对这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可是很少见的。

和明最喜欢职业棒球和电视连续剧。由美子不太懂棒球,但和明好像是弱小球队的球迷。九月份赛季快要结束的时候,关于得不了冠军的球队的比赛情况,体育新闻只报道比赛结果,和明连这种不起眼的新闻也会用心地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