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 暗之卷三 噩梦 ](第2/7页)

虽然已是十一月,但此时正处于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日光依然很足,照得我身上热乎乎的。

我懒洋洋地从干草堆上坐起,穿上那双早已臭烘烘的烂胶鞋,站起身,走出毡房,在毡房外面的小溪边洗了洗脸。

肚子传来一阵叫,昨晚为了跟踪流浪汉,我没有到小镇里找食物吃,今天又一直睡到现在,肚子早就饿瘪了。于是我决定到小镇里去找寻食物,另外,我也想探查一下镇上的人对镇长被杀一案有何反应。

想到这里,我立马向小镇走去,一路上,我能清楚地听见心脏加速跳动的声音,不知这是难掩的激动,还是好奇心又一次在作怪。

二十分钟后,我已经立身于小镇中央的那条路上了,这是小镇最热闹的一条街,虽然今天来来往往的人几乎与往日一样多,但大家彼此交谈的声音似乎都在刻意压低,从他们的面容就知道,他们一定在谈论镇长被杀的事。

我忽然想要去镇长家看看,也许那里已经拉开警戒网,不允许一般人靠近吧?但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一直是我的特点,于是我立马加快脚步向镇长家走去。

依照记忆中追踪流浪汉时的路线,我来到了镇长家。

果然如我所料,镇长家的附近已经拉起了铁丝,在镇长倒地的地方用白色的石膏画着一个人形,案发现场周围的各个位置都有警员看守—由此看来,想要再多靠近一点观察是不可能了。

我正犯难时,正好看见距离现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垃圾堆,于是我走到那里,蹲下身子,一边装作在垃圾堆里寻找食物,一边转着头,四处观察着。

忽然,我听到身后出现了一个沉闷的脚步声,我回过头,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从我身边走过,他的脸通红,身上还带着一股酒气,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我,径直向案发现场走去。

他是谁?我心生疑问:从衣着和身材来看,根本不像警察啊,那他为什么能靠近案发现场?

“你好,你就是段一先生吧?”我正暗想时,一个身穿警服的男人已经向那个男子走过来,他自我介绍道,“我是县里派过来负责此案的刑警大队队长贾继光。”

“你好。”段一之前吃饭时的酒气尚未消尽,他勉强伸出手,与贾继光握了一下。

“我对你有所耳闻,曾在很久以前看过有关你破案的报道。”贾继光奉承道,但很明显,他是在口是心非,因为他刻意强调了“很久以前”这个词。“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那。”

“你过奖了。”段一挠挠头,似乎对贾继光这种态度满不在乎,不知是不是酒精的影响。

“尽管我很希望你能在这个案子中多向我们提宝贵意见,但是,据我所知,你现在应该不再做私家侦探了,更何况这个职业在我国本身就……呵呵。”贾继光说,口气中的讽刺意味越来越重,“也就是说,你只是一个没有得到行政许可的个体,原则上是不允许参与刑事侦查的,所以希望你能有自知之明,有些事情请适可而止。周家的公司在县里的纳税额很重,所以领导特别叮嘱我要对你们网开一面,但是,我们毕竟要按规定办事,请体谅我们的难处。”

“那是当然的。”段一笑了笑,“我一定服从你们的调度。”

“在我们赶到之前,”贾继光回头看了看镇长家门口的院子,“这个案发现场没有被破坏吧?”

“没有。”段一回答得很干脆,“老李在案发后很快便拉起了警戒线,没有任何人靠近过。”

“谁是报案者?”贾继光又问。

“据说是一个上山砍柴的村民,他经过这里时看到了镇长的尸体。”

“哦……”贾继光点了点头。

“初步的检验结果出来了没?”现在轮到段一发言了。

“已经出来了,”贾继光的表情略有不悦,他似乎很不习惯被段一这样询问,但仍然回答道,“目前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是昨晚八点十分到八点半之间。但是很遗憾,根据我们初步获取的线索,我们把主要的嫌疑犯范围确定在周家的成员之中。”

“为什么认为嫌犯在周家人中呢?”段一对贾继光的说法颇感奇怪,“据我了解,镇上反感镇长的人应该不少呀,但周家的人反而与镇长的关系不错。”

“那只是你听了他们的一面之词而已。”贾继光笑道,“镇长在镇民中的口碑确实不太好,但仇恨到了杀人地步的肯定不多。案发现场你也看过,凶手反复击打镇长的头部,很明显有极大的仇恨,但据我们目前的调查,我们没有发现哪个镇民会如此记恨镇长。

“相反,作为镇中首富、在全省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周家,与在村中担任‘土皇帝’的镇长必然有很多利益方面的冲突,尽管这些冲突可能不为人知。”贾继光轻咳了一下,“另外,大约一个月前的叶国立被杀一案,相信也与本案有密切的联系,起码这两起案件的杀人手法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这两起案件的凶手都是通过反复击打同一位置杀死对方,从程度来看,甚至在明知对方已死的情况下都没有停止,这影响了我们通过对伤口深度和范围的检测来判断凶器。因此,我们现在无法确定两起命案的凶器是否是同一个,凶手是否同一人。但是,单从表面的情况来分析,凶手是同一人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