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 明之卷四 再起风波 ](第2/6页)

“这是我的房间。”其中一个男孩走上前,掏出钥匙打开房门,他回过头,看了一眼段一,又补充了一句,“我是周宝文,不要记混哦。”

段一被周宝文的表情逗笑了,他信步走进房间。

果然让段一吓了一跳。

与周彬轩的书房一样,这里的书架也是掏空墙壁后而建的,但是,周宝文的书架却是三面环墙,每一面都摆得严丝合缝,而且都是上下两层。书籍多半是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方面的。宽大的办公桌上,除了有一台电脑以外,又摞了将近一米的书。

书架的其中一面经过了改建,中央镂空处建了一道门,段一打开门,只见那是一间小小的卧室,除了一张床和几个装饰品外别无他物。由此可见,双胞胎的生活环境几乎整日都被学习充斥着。

段一看了看柳文慧和两兄弟,发现两兄弟正用得意的目光看着他,他们两人所言不虚,这里确实拥有超过周彬轩十倍以上的藏书。

从周宝文房间离开后,段一又顺着台阶盘旋而上,在上面一层见识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周宝武的房间。同样是小小的卧室加大大的书房,书架也是环三面而建。只不过,周宝武的房间有两台桌子,一个是办公桌,桌上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另一个是电脑桌,桌上有一台家用电脑。

“桌上的笔记本已经老化了,所以又买了一台家用的。”周宝武介绍道,“但是,因为不想被电脑占据学习的位置,所以又设了一个电脑桌。”

段一实在是被两兄弟的相似之处吓到了:不但外貌、声音、习惯、性格都近乎一样,连房间的装饰都基本上相同。这也难怪除了柳文慧以外,其他家人无法分别他们两兄弟。

段一打开房间的窗户,把头探了出去。

这里的视野非常开阔,基本能看到大半个小镇。窗户下面几米的位置还有一扇窗户,想必是周宝文房间的,而上面则是塔楼最高处的大钟。

少顷,段一把头缩回来,对柳文慧说:“这里的风景太好了,我真是不虚此行。”

柳文慧笑道:“段先生夸奖了,当初建这个塔楼,主要是为了督促这两兄弟学习。所以除了设置藏书的地方和视野开阔的窗户外,其他基本上没安排。”

段一点点头:“我已经一饱眼福了,我们回别墅吧。”

一行四人走出房间,再次绕着螺旋式台阶往下走。

一边行走,段一一边欣赏着弧形墙壁上挂着的几幅画,多半是印象派的,看不清楚画的是什么。除此之外,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扇小窗户。走过第一个窗户时,段一随意地扫了一眼窗外。

忽然间,段一停住了。少顷,段一再次把目光放到窗外,他把头探出去,向下俯视着。

“哥哥,你在看什么?”身后传来不知是周宝文还是周宝武的声音。

段一没有理会,双眸看着窗外,与周宝武房间的窗户相比,这扇窗户面向的位置完全相反。窗外展露出来的,是周家宅邸的后院。

段一一直盯着看的,是后院最外缘处的一段栅栏。尽管段一的视力并不出色,但是,他总觉得那段栅栏的样子略有不同。

少顷,段一猛地跑下塔楼。只留下柳文慧母子三人,面面相觑。

段一跑到栅栏旁,蹲下身子,双手在栅栏上摸索着。

与前院相比,别墅的后院明显比较杂乱,这是常年不注重整修的结果。地上已经枯黄的杂草有些钻到段一的裤腿里,他感到明显的瘙痒。但却顾不得这些,双手仍在不断摸索。

终于,段一接触到一处明显的突起,那里的栅栏被地上冒出的藤蔓完全地遮掩了,如果不是反复摸索,很难从外面察觉到。

段一扭动那个突起,只听一道轻微的“啪”声,栅栏变成了一道小门,一道缝隙露出来。段一轻轻推动,门开了。

原来可以从这里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出周家……段一的额头上有一滴汗液滑下来。

此时此刻,柳文慧母子三人跟着段一赶到了后院,看到面前这个诡异无比的栅栏,三个人呆住了。

“你们知道这里有这道小门吗?”段一问。

“不知道。”三人几乎异口同声。

“后院常年无人靠近,这不可能是我们故意修建的。”柳文慧又补充道。

段一站起身,横跨过后院的杂草丛。现在在他对面的是塔楼的后墙,塔楼旁则是别墅,二者之间有个一米多宽的过道。

段一信步从塔楼这边走到别墅这边,双眼一直四处张望,似乎在搜寻着什么。最后,他的目光停在了别墅后墙的一个角上,那里竖着一扇不足一米高的小门,由于底部被草丛覆盖了大部分,所以刚才段一在远处没看到。

“这个门是做什么用的?”段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