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隐约的规律(第2/2页)

想着想着,我就摸出了身上那枚三角古印。尚远秋跑到小郎山,目的不是青铜残鼎,他绝对是冲着那块石盘去的,这枚三角古印在他身上,我一直隐隐的感觉,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很可能和时空逆流有关系。

除患于根源,这里面的玄机,我终于通悟,尽管我很想尽快找到相应的规律,但大事件前后延续了几千年,现在,或许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几千年过去了,急也不急在这一时。

我就想把三角古印的来历搞清楚,不过,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太陌生了,我很难从器物本身上寻找到什么线索。这是一件古物,如果要摸索一件古物的来历,那么古行无疑是最佳的鉴定处。这个行业存在的时间很久远,里面有些人混了一辈子,但从鉴定这个角度来说,几乎算得上手眼通天了。

做好决定以后,我开车就回了北京,跟老帽见了一面,让他去试试,看能不能找到点线索。我做了好多三角古印的图录,下面的人就拿着这些实物图录去查。

其实,这种东西去询问那些二道贩子是没用的,像古行里的团伙,做这个生意是为了赚钱,再好的货,他们也不留。一件文物的价值来自方方面面,东西值不值钱,里面的因素很多,但三角古印这种没来历,而且没有参照物的东西,在行内叫做“肉货”,意思是不一定值钱,可是又可能价值连城。这种肉货的货主会把价格定的非常离谱,因为吃不准真正的价值,所以只能朝高里叫价。古行的流水还有交易量是很惊人的,不过一年到头,这种肉货也不见得能成交一笔,在市场和收藏上流通的非常少,相关的信息也少。

信息少,导致买主持观望态度,越没人买,这东西就越显得烫手。所以,要查三角古印这样的东西,必须找那些真正的老玩主,或者古行里经验极其丰富的人。

我呆了大概三四天时间,老帽派出去的人没有反馈有用的信息,和我预料的差不多,三角古印是极其冷门的东西,就连那些专门在古行里负责当“掌眼”的人都没见过。李立威刚去世不久,名头还在,以前合作过的人还是比较给面子,伙计们几乎把能问的人都寻访过了,但没人认识这东西。

我有点急躁,这样的急躁自己控制不住,心里知道事情不能急,可三四天下来,就和三四年一样,难熬之极。老帽就跟我说,不用急,全国各地做古行的人非常多,在北京这边如果找不到线索,可以借用以前的生意上的关系,到外地找人查。

我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

因为三角古印的来历可能一时半会儿间弄不清楚,我也不能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这上面,所以老帽手下的伙计一边在全力查,我这边也开始做下一步的打算。我觉得,如果真搞不清三角古印,那么我就还从小郎山,封神台这两个地方下手。

到第五天的晚上,我睡的迷迷糊糊,就被老帽打来的电话吵醒了,看看表,凌晨两点多钟,我马上就清醒过来,这个点儿,如果不是什么很要紧的事,老帽是不会惊扰我的。

“老帽,什么事?”

“庄爷,那个东西,有眉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