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善恶并存(第2/2页)

“但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懂!”

“我说了,这和懂不懂,没有关系,因为,那是本性。”眼睛顿了顿,好像在考虑该如何解答这个看似很抽象的问题:“本性,始终隐藏在你的心里,无论凡人,还是圣人,没有生来就很纯粹的善人,有些人之所以恶,是因为本性主导行为,有些人之所以善,是因为可以压制本性。这样说,你可能不解,也不承认,那么换句话说,任何一个人的身体里,都承载着两条灵魂。”

“怎么说?”

“你一定知道朱熹吧。”眼睛说话的速度越来越快,好像不给我任何思考和消化的时间:“程朱理学集大成者,世称朱子,被后世膜拜为圣人,理学,又叫道学,所以说,这位圣人,就是后来那些道学先生的鼻祖了。”

朱子是后世争议比较大的一位理学重要人物,一方面,他在理学方面有重大的贡献,是宋朝最著名的思想家,配享太庙,与孔孟等先贤大圣一起受后人祭祀膜拜,另一方面,却因为人性受到诸多质疑,是最大的诟病。

当眼睛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一个人的身体里,承载着两条灵魂,或者说,承载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著书立学,教导世人先知后行的朱子,是一个人,而背信弃义,甚至制造了令人不齿的家丑的朱子,又是另一个人。

教人知礼知道的朱子,他的本性被完全克制了,他是完美的,但为后世所指责的朱子,他的本性暴露了。

自私,是人的本性,与生俱来的本性。有人曾经说过,人,始终并且永远都是自私的动物。

天地有阴阳,人生有善恶,圣人也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

当心头与生俱来的恶念被彻底的制服,那么,这个人所展露的,都是人性光辉与美好的一面,但当恶念控制不住,他所展露的,则是人性灰暗与不堪的一面。

“你可能,从来都没有看过真正的自己。”眼睛在我思考的时候说道:“你想看看吗?”

“想。”我已经被自己的变化折磨的痛不欲生,我情愿付出一切代价,把这个问题看的清清楚楚。

“那你就看吧。”

唰……

眼睛又消失了,镜子里,出现了一颗蓬勃跳动的心脏。这颗心脏充满了活力,跳动的很有节奏。

镜面里的情景,越来越清晰了,那颗跳动的心脏在不断的拉近,再拉近,当距离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看到心脏里,坐着一个人。

那就是我,那颗心,也就是我的心。我能看见驱动心脏跳动的血液,是鲜红的,而坐在心里的那个我,身体四周隐隐约约有一片淡淡的光,光很淡,却纯净无暇。

我能察觉的出,这就是我,平庸,却向往美好和光明,我会有畏惧,有害怕,但是我可以坚持,可以付出。

“这样看,你是一个好人。”眼睛的声音从镜子里飘出来,好像在解说我看到的景象:“你依然不是完美的,但你心底的善念足以把这些缺憾弥补,你会珍视感情,善待你要善待的人,即便他们带给你负担,带给你伤害,可你不会放弃,你一直觉得,为这些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都是值得的。”

我不由自主的点点头,眼睛好像说出了我之前内心的真实想法,在我真正了解这个大事件之后,我就很清楚自己必然会失去一些,会付出一些,可是我不在乎,我心里有责任感,我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拼搏。

“可我要告诉你,你看到的,只是一面。”

当眼睛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看见,在心脏中稳如泰山般盘坐的那个我的背后,陡然闪出了一片灰扑扑的暗光,这片暗光就好像一股污浊的暗流,把身体外面那层淡淡的纯净的光沾染了。

与此同时,我又看见那个我的身后,露出了半张脸。这半张脸的主人,隐藏在我的背后,如果不仔细看,绝对分辨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