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2/3页)

“到底是什么条件?”

面对汤原的追问,今枝当即答道:“抱歉,具体情况我不能讲。因为会侵犯个人隐私。”他并未说是调查秘密。

汤原叹了口气。“那么,想问我们的是……”

“是这样的,”今枝对防卫厅的事务官似乎又有了顾虑,但仍继续说道,“那名男子似乎是前自卫队军人。”

连站立时的姿势都挺拔出众的楢山不由得一哆嗦,这一点并未逃过汤原的眼睛。“确定?”汤原问道。

“侦查员调查的结果就是这样。情报有误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今枝慎重地说道。

“明白了。那么……”

“我们想知道的是,如果是前自卫队军人,是否具备这次犯罪的条件?按照我们外行人的考虑,若是做过飞行员,是不是就可以发挥那种经验了呢?”

最先回答这个问题的是楢山。“无论是前飞行员还是前自卫队军人,如果不精通CH-5XJ的操纵系统都毫无可能。那架直升机今天计划进行验收飞行,几乎所有自卫队军人都对此一无所知。”

汤原也有同感,默默地点点头。

“几乎所有——也就是说,还是有人对那直升机有所了解,对吗?”今枝并没有放过楢山话中的漏洞。

楢山没有当即作答。理由汤原也明白,因为他无法否定警备部长的话。

汤原决定替他回答。“虽然范围非常有限,可与开发大B有关的自卫队军人还是有几个。”

“都是些什么人?”今枝问道。

“首先,跟所谓的自卫队军人不同,像现在在场的楢山先生这样的技术研究本部成员。他们也参与研究,当然了解那架直升机。”

“与CH-5XJ开发有关的开发官,我们正在着手调查。”楢山当即插上一句。

“这个我们知道。所以我想知道的是,除这些人以外的相关自卫队军人。”今枝着急地说道。

“开发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后,自卫队负责飞机维护的人有时候也会到工厂。”汤原说道。

“机械师?”今枝似乎来了兴趣,“干什么?”

“因为生产方还必须考虑到维护检修的难易,因此会让相关人员来看一下,让他们提提意见。”

“也兼作有关新机种机械师的教育培训。”楢山补充了一句。

今枝点点头,又问汤原:“除了机械师,就没有其他涉及开发的人员了吗?”

“剩下的就是飞行员了。”汤原答道。

“哦,飞行员也参与其中。是在开发完成之后吗?”

“不,制造的关键时候也会请他们来。因为经常需要听听他们的意见,变更设计等。”

比如在制造新机型的时候,必须首先制造飞行模拟装置。然后请飞行员来试驾,让他们就计量仪的位置、使用情况等提出意见。如此反复几次,生产出令人满意的模拟装置后,再应用到实际的机身上。因此,在锦重工业制造的机型都具备模拟装置。现在,由于这些装置增长太快了,甚至为其建了专用建筑。

“这么说,那些人当然也很了解操纵系统了?”今枝的语气很兴奋。

“这个,也算是吧……”汤原只能含糊其词。

“那些人的名字知道吗?”

“虽然现在无法知道,不过我想公司里会留有记录。”

“是吗?”今枝脸上瞬间阴沉下来,也许是在意让爱知县警抢先调查了吧。汤原想起警察厅长官曾在电视上坚称要采取跨区域调查方针。

今枝瞥了一眼手里的笔记。“那么,其中有没有一个姓杂贺的人呢?”

“SAIKA?”

“嗯,汉字写作复杂的杂、贺年的贺。全名是杂贺……杂贺勋。”

汤原回头看看山下。“你,知道吗?”

后辈摇摇头。“不知道啊。”

“我也没有听说过。我想相关的自卫队军人中并没有这个人。”开发官楢山也断言道。

汤原对今枝说道:“我也不记得有。”

“是吗?唔,用的未必就是真名。”今枝似乎并不气馁,“对了,那些机械师和飞行员,从研究的最初阶段就参与了吗?”

“不,正如我刚才所说,是到了具体阶段才参与进来的。”

“大致是从什么时候?”

“这个嘛,”汤原与山下对视了一下,“差不多是一年半以前吧。”

“差不多是这样。”山下也表示赞同。

“一年半?确定吗?那些人有没有更早以前就参与了研究呢?”

“没有。因为若是更早的时候,就算听取了机械师和飞行员的意见,也造不出一点具体的东西来。”

听了汤原的回答,警备部长似乎有些不满。今枝皱起眉,撇撇嘴,眼睛周围的皱纹也加深了。

“一年半以前就不行吗?”汤原问道。

“跟现在被怀疑的对象对不上号啊。”今枝无奈地说道,“听说那人直到最近还把户口放在与核电相关的公司里,离开自卫队已经两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