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四面皆楚歌 第12章 纷繁见僵局(第4/5页)

“走,买应急灯,上山。”简凡来劲了。

“啊!?这黑天半夜的,上山?”肖成钢吓了一跳。

“你看车,在车里睡觉等我总行吧?车是借人的,别丢了我可赔不起。”

“噢,这还差不多。”肖成钢一听,终于没有反驳了。

一个小时后,车停了天龙山脚下,简凡辨着方向,带着应急灯直晃着消失在山间林里。每隔十几分钟,肖成钢就打电话催催。又过了两个小时,肖成钢放倒车座呼呼大睡上了,连问都懒得问了……

案发后三十六个小时,已经是次日的午夜时分,陆坚定在重案队召集了各组带头的人总结侦破工作的得失,再向队员布置排查任务的时候,看到了秦高峰和一队几位协查的人,此时的胡丽君才省得自己外勤组还有强拉进来的简凡,再打电话询问的时候,得知简凡跑到了城外天龙山上寻找可能的试射场所,有点觉得可笑,又有点不忍责备,总觉得这个在她眼中还有点像大男孩的简凡,有点古灵精怪的可爱,有点傻得可爱,有时候看见他贼忒忒地看着自己,肯定没有安好心的样子,更有点可爱,不过大案在身,却是无暇再嘘寒问暖,安慰了几句早点归队休息的话便即忙着手头的线索了。

案子,还在僵着,搜索的面积在扩大……

四队和铁路警察无意中发现了一条枪源的线索,正在连夜深挖嫌疑人……

一队和重案队员们抓紧时间轮流休息,等着线索出现以后实施外勤作业。

吴镝领导的CCIC信息处的工作暂停了,一天一夜没有休息的年轻人叫苦不迭,开始埋怨外勤提供不到有价值的信息,甚至于对临时领导,这位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的吴科长也是颇有微词。

胡丽君重新回到医院的时候,只有来帮忙的杨红杏还醒着,忙碌了一天的队友们,有的趴在桌上,有的靠着沙发就睡着了,这个时候,那怕是一点点可能的蛛丝马迹都会立即让一干疲惫不堪的队友们重新振作起来,可惜的是,什么都没有……这时候,连她自己也觉得,有点累了。

……

……

简凡不累,大半夜愣是钻进山里了。

对于山路熟悉无比,对于散发着松香和泥土气息的地方亲切无比,暴雨浇灌后的山间空气格外地清新,好像一下子要洗净肺里的污浊,雨后的小路有点泥泞,走到了半山腰就是一片开阔的林地,接到胡丽君电话的时候正坐在一块石头上歇着。

这一天已经找了不下几十处地方,都觉得不符合心里对嫌疑人的设定,而往山上走的时候,黑夜里却有越来越豁然开朗的感觉,挂了电话,应急灯一耀,远远的是一片绵延的山间平地,稀稀疏疏的幼林地不知道有多长,即便是闭上眼睛,简凡也能回忆得起前一天的案发现场,背后开枪的人,需要多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把子弹射入两个活生生的同类脑部,射完了还会从容地沿着原路返回而不逃路;前面包抄的俩人,在跑动中把两发铅弹准确射出,从容地带走劫款,四个人的配合默契,这应该不是一天两天练就的,最起码在一队也找不出这么四个配合无间的人。什么也需要时间来磨合,枪法、配合、协作,都不是一天练就的,那么这里,是他们试射的场所吗?

每到一个地方,简凡都会自己问这样一个问题,每一次都会找很多理由来否决,不过这一次,很难找到否决的理由。这个时候,也许这四个人,正蜗居在市区那一个不起眼地方,冷眼看着一窝蜂乱撞的警察偷笑,而可能搜索到的地方,他们都掩藏好了一切形迹。不管是住所还是案发现场、脱逃路线,都策划得精密之致,指模、脚印都被巧妙地处理了,没有给后来者留下有多少价值的线索。但唯一不会掩藏的就是他们曾经的试练场所,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还不是嫌疑人。

是这里吗?离案发已经三十多个小时了,具体找了多少个地方简凡已经记不清了,而现在觉得那一个地方都没有这里合适,山腰里平地有十几米宽、稀疏的树间可以做为包抄模拟地,随便那一棵树都可以挂上靶子,即便是容纳上百人同时训练都没什么问题。在大原,或许还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但没有比这里更合适、更安全的地方,公园去过了,七八处,人多眼杂不可能;郊区庄稼地有可能,可过往的车辆不少,可能性也不大;市区里更不容易找到这么一块净地,如果他留下那怕一点线索,都逃不过遍地排查的片警和治安员,但事实是市区排查一无所获,如果作为枪手,简凡觉得自己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里。

那么即便是这里,我又能找到什么?我又能证明什么?简凡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过觉得应该这样做,就像队长说的,做你认为没有错的事,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