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天魔煞 第六章 唐太宗之死迷局(第2/9页)

青瑛凝眉道:“你当真认为,这一切的根源,是六十年前贞观年间的镇符秘闻?”

“先前我跟你们说过,近日我翻查了一些贞观时期的秘录,确实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之事。在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显然遭遇了一些祟事……”

“祟事?”黛绮对此大为不解。

“鬼神降祸者为祟,但道家认为,那应该是一种煞。是的,太宗皇帝极有可能遭遇了某种邪煞的攻击,乃至神魂不安,夜不能寐。不得已,太宗皇帝乃命国师袁天罡亲自作法驱邪。那便是三清殿内的蚩尤井法阵之由来。”

袁昇的目光悠远起来:“最可怕最紧要的在于,现在似乎有人在处心积虑地释放那股邪煞之力——无论长安城内的数起诡杀案,还是太极宫内的神秘符案,似乎都与此有关。”

“现在,有人想释放这股邪煞?”陆冲惊得大张双眸,只觉袁昇所说匪夷所思,但略一思忖,又觉得似乎颇可说通。

青瑛最先醒悟过来,惊道:“你是说,长安城内的那几处邪杀案不是人力所为,而是邪煞之力?若真是如此,难道这股邪煞之力已经被释放了吗?”

“至少,这股力量已经在蠢蠢欲动,甚至已经泄漏了一部分,在长安城内造成了多起诡异杀人案!我甚至怀疑,”袁昇的眸中涌出一抹暗夜般的黑,“有人想彻底驾驭它,或者,彻底放出它。如果当真如此,最后的结局也许就是……血洗长安!”

阁内瞬间冷寂下来,众人都觉一阵惊悚。如果当真有这样一股宏大的力量,如果任由它肆虐,那么这座人口百万的大唐京师,很可能会面临被毁灭的结局。

一时间,那死状恐怖的突厥武士,血色突兀的蚩尤秘符,还有蚩尤井前庞大沉浑的五岳真形图,都如走马灯般在众人眼前闪过。

陆冲猛地一拍大腿道:“当日咱们寻得突厥武士时,宗相府的青阳子来强夺尸身,难道……是他们在暗中筹划?”

袁昇道:“至少,他们已经知晓了什么,而且比我们要知道得多。比如,那股邪煞之力到底是什么,是否与六十余年前的魔宗秘门相关?这些至关紧要之处,我们都还没有头绪。”

黛绮忽道:“你已有了对策,是吗?”

“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今晚,我们会有些进境。”袁昇笑了笑,“我布下了一张网,咱们便如此安排吧……”

袁昇这边安排妥当,只道万事俱备,可以张网以待的时候,却出了一个意外的插曲。

黄昏之后,安乐公主居然再次驾临丹阁。

“这都是上次你要的,从国史馆取来的当年王玄策所上战表……不过,太宗皇帝登览凌烟阁,这甚至在起居注中也记载不详,好在我找到了这份《凌烟御览》,是掌管凌烟阁的三清殿女观主当年所做的详细记录。”

安乐显然一刻也没有忘记袁昇的叮嘱,一进屋便兴冲冲地亮出了自己的战果。

袁昇又喜又忧,喜的是安乐竟能找到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料,忧的是今晚自己张网猎兽,大唐第一公主翩然驾临,只怕会惊跑了苦心等待的猎物。

他还是细心地翻起了她精心搜罗来的资料,先是翻起了那份《凌烟御览》。当时三清殿的女观主应该是当今凌烟五岳师尊辈分的人物,对于她们来说,至尊天子的每次登临,都是无上荣光,自然要精心记录。只是这种记录很简单,无非是天子驾临的时间、陪同者,再寥寥几笔,记录下天子言行。因此袁昇看得也较快。

也就一盏茶的工夫,他便已合上了《御览》,沉吟道:“怪哉,太宗皇帝竟然都是在每月十五日晚间登临凌烟阁……而且,前几次都由国师袁天罡亲自陪同……”

“这好奇怪,”安乐公主娥眉紧蹙,“为何要在晚间呢,要登楼观览图轴的话,在白日里岂不看得更清楚?”

“如果换一种思路,太宗皇帝登楼不是为了览图,而是为了别的事,那便丝毫不足为怪了!”袁昇笑了笑,接着翻阅起那份王玄策的战表。没多时,他便叹道:“果然,当年王玄策借兵灭国,风光无限,但你看这份请功战表上所列的献囚名录中,第一名自然是国王阿罗那顺,但娑婆寐可不是第二名,而是排在倒数第三名。他也根本不是什么国师,只是作为一个会天竺医术丹法的异人,被王玄策顺手掠来进献而已。”

安乐公主道:“那么,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异国方士,又如何变成了天竺国师,又如何成为让太宗皇帝青睐信服、言听计从的活神仙?”

“还记得咱们上次说到的魔宗秘门吗?”袁昇幽幽地道,“李建成被杀后,其背后的魔宗力量并没有被完全剿灭,而是化为秘门,趁机蛰伏,至太宗晚年时,极有可能,已有秘门势力渗入了太宗身边。当然,这些人未必是能臣干将,很可能是僧道医巫之流。这些人是朝政中的暗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