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第2/3页)

遭到逮捕的青年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从距离此地西边二十公里远的佐贺县K町郊外的精神病院逃脱。他是农家次子,身材高大强壮,虽被关进铁栅栏的单人房,但门锁疑似松脱,他因此逮到机会破门逃出。警方已大致厘清逃走路线,由于没有目击者,判断为沿山路逃窜。

女子逗留此地的原因不明,只知她不幸在此遇上凶手。他自逃走的那一夜起,整整一天未曾进食,饥肠辘辘使他凶性大发,又或许他一碰见人就以为是前来追捕自己。不消说,从他嘴里完全问不出个所以然。

惨遭横祸的女子家为伊万里当地的陶瓷业者,她借住佐贺市内的姑姑家中,是个上班族。

这些都是桑山从旅馆女侍那里听来的。即使现在正进行现场勘查,也无法唤起他前去一探究竟的冲动。他不想报上名号,更不愿让勘查人员知道自己是大阪检察院的检察官,徒增麻烦。

他站在外头张望正殿内部,砖瓦地上摆有三张供僧人入座的朱红座椅,金色佛像在幽暗正殿的天盖下方闪烁着微光。庙本身不大,却似乎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刹。

一旁厨房传来孩童欢乐的喧闹声,听来像是在招待甘茶。他循声走了过去。

花御堂摆设在厨房附近,小尊释迦牟尼佛像一手指天,全身淋湿,盘内盛满甘茶。负责分发甘茶的三名女子,却分心在低声交谈,聊的似乎正是寺庙后方进行的命案现场勘查。

桑山在庙里绕了一圈,刻意不走向后方。他在这里不过是个事不关己的外来者。寺内唯一一株樱花树随风飘摇,花瓣漫天飞舞。

孩童们绕境的队伍启程了。

他走到山门,碰巧遇上一群刚结束勘查的工作人员。

“这不是检察官吗?”

身穿西装的中年男子朝他敬礼,走上前来。桑山对他没有印象。

“我是山村副检察官,我们在检察长的告别式上见过一面。”

“啊,你好。”

在告别式会场里,他与多位当地从事检调工作的相关人员打过招呼,因此一时无法想起来。

他们站着聊了起来。桑山心想匆匆道别未免不近人情,又聊了一会儿,倒不是因为有打听案情的念头。

“你是来勘查案发现场的吧,辛苦了。”

“谢谢,您在散步吗?”

“我住在附近旅馆,听说这里在举行浴佛法会,顺道过来看一下。这寺庙实在是清幽雅致。”

他在话中暗示自己对案件毫无兴趣,却只是白费力气,副检察官还是主动提起了这次的命案。

“昨天早上,在这后面发现一具被勒毙的年轻女子尸体,凶手是精神分裂患者,不好应付。发生这么一起残忍的命案,浴佛法会还没开始就触了霉头。”

“真惨啊。”

“对被害人来说,这种事情就像交通意外,都是凑巧发生的。”

“她怎么会来这里?”

“听借她暂住的姑姑说,她平常就喜欢游览古寺,常趁假日到肥前的国分寺遗址,或是这附近的观音寺和国分寺等地参观。所以说,她也是一个人来到这庙里的吧。要是她再早一点,在天色还没暗下来的时候离开,就不会出事了。”

“推测死亡的时间是何时?”

“依解剖结果判断,死亡时间在六日下午六点到七点之间。”

“那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啊。庙里都没人听到女孩子遇害时发出的喊叫声吗?”

“正殿空无一人,庙里的人全在厨房,帮忙制作今天佛诞节要用的花饰。命案发生在正殿的正后方,离厨房有点远。”

“这个地方这么幽静,只要大声呼喊,总不至于完全没人听见。”

“凶手有精神分裂的倾向,问不出真相,就是接受调查,讲出来的也只是一些让人摸不清头绪的话。今天查到那疯子的藏身地点就在命案现场附近,据我推测,他早就躲在竹林里头,导致被害人在突然遭到袭击的情况下来不及大叫。突如其来跑出一个疯子,就算不是从后面突袭,而是从正面攻击,她也会吓到发不出声音吧。”

“凶器是绳子吗?”

他原本只打算寒暄两句,却越聊越起劲。

“凶器好像是在旁边的坟墓捡到的草绳,绳子不长,而且还被风雨摧残到都快烂了。遇害的女孩子也真是倒霉。”

“他怎么会拿那种破烂的绳子来当凶器?”

“唉,这还没查出来。既然他疯了,绳子应该也只是随手抓来的吧。他根本跟个小孩子没两样啊。”

“那名女子碰上他简直是飞来横祸。”

“我们也不愿意见到这种事情发生。女子的家境不错,她的父母怨叹说,早知道就把她留在家里,宁愿快点把她嫁掉,也不让她出去工作。”

“她是自愿离开佐贺,出来工作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