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婚讯(第4/7页)

“对,她是个精明人,不知道会耍什么手段,所谓的帮忙,就是用计帮她自杀。”

“这样得调查去年六月十日晚上雅子在御岳上吊时,幸子的不在场证明,只是现在再查也很难查到了吧。”

“事隔七个月,白天她在杂志社上班,事情又发生在夜里,要从其他渠道追查也有困难。”

“她白天还去上班吗?”

“她就是在那天跟总编辑大吵后递出辞呈,总编辑记得这事,也确认过出缺勤记录。”

“原来是这样。”

樱田还真是心思缜密,桑山由衷佩服。

“打卡的记录是下午五点。”

“下午五点啊。”

“她很有可能接着去了御岳。虽然难,我会再试试看能查出什么。”

平尾山庄的回信在寄出信件询问的一周后抵达。照片中的女人已经知道是枝村幸子,这封回信的效果不大,但仍可作为再次确认。

“——已拜读信中杂志,照片中的女性确实曾于去年四月十一日与十二日住宿于此,男性由于戴着太阳眼镜,没有立即认出,但确为同行人士。两人同于十三日早上九点过后离开。”

樱田事务官将信交由桑山过目,信中所述与樱田亲自至平尾山庄打探到的消息相符。

“十三日早上九点从旅馆出发,正好符合枝村幸子当天下午三点上班的时间。我查过福冈飞往东京的班机时间,有一班早上十一点从板付出发的班机,她就是搭这一班回东京的吧。”

“十二日晚上,波多野雅子一个人住在福冈,佐山送走枝村幸子之后,再赶去跟雅子见面。”

“我想是这样没错。”

“可是,佐山怎么会安排波多野雅子在十二日到福冈?雅子如果十三日来,枝村幸子已经回到东京,她也就不需要一个人另外住在别的地方了。”

“我想雅子是自己追来的。她知道草香田鹤子十一、十二日在博多开演唱会,十二日晚上结束。她满心期待和佐山在演唱会后四处游玩,在发了通电报或以其他方式通知人在剧场的佐山后,就迫不及待地赶了过去。佐山深受其扰,于是派助手柳田帮忙解决问题。关于这件事问柳田本人最清楚了,只可惜他不会走漏任何一个字。”

“事情应该跟你料想的一样。根据你的调查,雅子十二、十三、十四日这三天不在东京,佐山又是十五日回到东京。波多野雅子在四月十二日飞往福冈,仅仅相隔两个月,六月十日就在御岳上吊,假使她上吊自杀是有人在幕后操弄,应该可以从在福冈的行动看出端倪。”

“是,您说得没错。这两个月对波多野雅子特别重要,我在调查的时候也是格外用心。”

樱田以调查代替侦查,这究竟是不是一起凶杀案,尚未能断定。

四天后。

桑山回家时不见妻子的身影,她今天前往水户拜访亲戚,预计傍晚回来,但真正回到家的时间却是晚上八点半。

“对不起,回来的时候车子发生意外,延误了一个小时。”

妻子的神情仍有些激动。

“意外?发生什么事了?”

“大概六点左右,在金町跟龟有站之间有人跳轨自杀。那时候窗外天色已经暗了,站务员拿着手电筒在铁轨上忙进忙出,还有男乘客跳下车去看发生了什么事。想到自己坐的车碾到了人,就觉得很不舒服。”

她皱起眉头。

“自杀的是男人还是女人?”

“听出去探情形的乘客说,那是个穿着打扮讲究,从服装判断三十来岁的女人,而且她的脸跟身体都被碾得支离破碎,没办法辨识了。”

她的眼神惊恐,即使早已过了晚餐时间,依然迟迟未动筷。

隔天早上,桑山正在洗脸时,妻子靠过来说:“早报刊登了昨天晚上跳轨自杀的消息,跳轨的是日式料理店的老板娘。”

妻子似乎因为自己当时正坐在车上,阅读早报时最先注意到这条新闻。如果不是她亲身经历,在铁轨上自杀的案件可说是层出不穷。

桑山在餐桌上看着妻子所说的新闻,那只是社会版下方一小段不起眼的报道。

“日式料理店老板娘跳轨自杀。一月十八日下午六点,一名女子于常磐线的龟有与金町站之间跳轨自杀。依现场遗留物品确认女子为赤坂×丁目日式料理店‘弓’的经营者竹崎弓子,没有发现遗书。根据了解,该店生意兴隆,推测自杀主因为,与她关系匪浅的大阪某公司社长于最近提出分手,她不堪痛苦折磨,决定走上绝路。常磐线因此事故影响,上行列车延误一小时,于八点恢复正常行驶。”

这世上每一件事环环相扣,看似无关的细节也会在因缘际会之下相互交集。

桑山读完这篇报道,却没有马上察觉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