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模拟犯案过程(第2/5页)

“对,冈野也表示过,他只想早点拿起画笔,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件事。他不是个大画家,也称不上是艺术家,只是个画图的。不过,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商业性质的画家,少不了都有想要作画的冲动。”

桑山将酒杯送到嘴边继续说:“这念头关系到他发现枝村幸子遇害却没有向警方报案。他怕报警之后,需要以发现者的身份,接受警方长时间讯问,无法如期完成作品。又明白自己因为与枝村幸子之间有往来,立场并不单纯,可能遭到警方怀疑,使得侦讯更加费时,无法作画,他烦恼的就只有这件事。应该去画却不能画,这想法就像一种挥之不去的强迫观念,紧缠着冈野。”

“您是说强迫观念吗?”

“冈野通过佐山道夫介绍,得到A航空这家大企业的工作,这是成名的大好机会,一旦成功,就能成为一流设计师,他因此心怀感激。他为此激动,又难掩紧张,而且就是因为过于紧绷,妨碍了作画。”

“对。”

“冈野妻子在证词中提到他因为焦躁,情绪不稳定,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他正在进行的不是普通工作,而是有提交期限的企业宣传品,不能等他随时画好再提交,期限又紧迫。他饱受作画不顺及期限的压力,神经衰弱的情况越加严重。”

“这我也能了解。”

“冈野先将画交给佐山,佐山觉得不好,又退回叫他重画,说是A航空看了不满意,要他重画,并且延长早已到期的提交期限,他于是在萎靡的精神状态下,再做最后冲刺。这跟挂在沙龙墙上的那种框画不同,一般画家难以理解他这样的行为。宣传品是企业对外的一记重炮,非常重视期限,以及海报的宣传效果,不允许自由发挥。那些艺术家气质的画家,不管客户是否满意自己的作品,无法体会设计师有无法任性而为的苦恼。”

“您说得是。”

“而且刚才也谈到,冈野将这份工作视为成名的踏板,铆足了全力。他的生活困苦,这工作简直是上天赐予的机会,说什么都不能放手。这种焦躁和苦恼使得他的精神状态更不稳定。”

“原来这就是他行为矛盾的主因。”

“我想应该是这样……还有一点很重要,冈野原本是个默默无闻的画家,野心不大,可能曾以规模过于庞大,力有未逮拒绝过这份工作。只是他既以前途看好的新进设计师得名,不只有周刊专文推荐,也上过杂志,野心也就跟着越来越大。”

樱田盯着桑山。

“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吗?”

“对,有人为实力不足的冈野,打造了一个建立狂妄野心的环境和状况。”

“是佐山道夫吗?”

“就是他。”桑山也看着樱田,“佐山出于友情帮助冈野成名,设法请来媒体报道,另一方面,枝村幸子也请周刊编辑福地藤子,帮忙撰写专文推荐。可是,冈野并没有成名作品。一般来说,媒体会报道无名新人,一定是因为有备受瞩目的优秀作品;但是冈野没有这样的作品,只是空有名声,宣传手法暧昧不清,而这都是由于佐山串通记者,才会造成这样的情形。也就是说,冈野的成名是有名无实。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这些可能都是为了激起冈野对成功的莫名渴望,使他情绪失控、精神错乱的手法。”

“确实有道理。”樱田点点头。

“要想将别人诬陷为杀死枝村幸子的凶手,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被陷害的人看起来举止怪异、矛盾、可疑,又不合常理,使人起疑心。如此一来,杂乱无章的行动与自供,便可解读为正因为他是凶手,言行举止之间都充满了矛盾。可以说,冈野正一早已被设计,跳进了这个局。”

桑山的妻子缓缓走进房内,在两人之间放下冰凉水果后,再离去。

“假设杀害枝村幸子的真凶是佐山道夫,他要如何犯案?先不谈动机与原因,只分析他的行动。”桑山说。

“好。”樱田挪动了下位置。

“佐山的美发沙龙距离枝村幸子家多远?”

“青山×丁目××号地和四谷信浓町×丁目××号地的最短距离为两公里多,如果开车,再加上等红绿灯的时间,预估十五分钟内可以抵达。”

“也就是来回三十分钟吗?”

“可是美发沙龙正对面的古董店店员表示,那天佐山的车从傍晚就停在车库里。他在店门口坐到晚上九点半,这段时间内一直透过玻璃窗看向美容院。”

“佐山有出门吗?”

“他没看见佐山外出。到那位店员关店前,二楼靠西的窗户都还开着灯,那扇窗户就是佐山房间的。他打通两间房间,生活起居都在里面。”

“佐山如果从后门离开,店前面的古董店店员就不会发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