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检察官的失败(第2/5页)

其中还出现了这样的抨击。

“《女性回廊》在搞什么嘛,难不成是被旧员工遇害这题材冲昏头了吗?就算遇害的是自家员工,怎么可以为了‘报仇’这种封建思想,扭曲事实呢,而且那篇报道简直是滥情到夸张的地步了。”

编辑部原本期待以为弱者发声及报仇雪恨,诉诸日本传统的情感,进而打动人心,最后却落得一场空。《女性回廊》仿佛沦为美发界阴谋人士的道具,四面受敌。

总编辑因此决定在推出第二波报道时,向雅子的丈夫伍一郎说明,雅子并非自杀,而是遭人杀害,其中以佐山道夫的嫌疑最为重大,借此寻求理解。

他在访问前已经想好了几句煽情的标题,如“社长丈夫震怒,决心追查到底”,或“伍一郎氏痛惜前夫人惨遭毒手,含泪誓言必报此仇”。

然而,伍一郎听闻他的来访目的,态度极不配合。

“简直是无稽之谈。”他颤抖着肥胖身躯,在社长办公室里对着总编辑怒吼,“作为雅子的丈夫,我可以保证她的死因确实是自杀,她是在家里留下遗书才走的,我跟警察说明过,辖区警局的搜查课长也接受了。”

“但是解剖的时候在胃里发现炒面和樱桃籽,与目击者的证词正好符合。”

“目击者的话不能信,那种东西到处都有卖。事情都过这么久了,我不希望雅子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这话题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我想尽量忘了这件事,雅子也把这些事都忘了,静静地躺在墓里。事到如今,我不想看到家丑外扬。佐山道夫这名字我是第一次听到,根本不知道他究竟是何方人物……你不要再拿这问题来烦我了,为了让你死心,我就告诉你吧,我后来娶了新的老婆,拜托你也为我的家庭着想。”

波多野伍一郎说到最后竟成了恳求的语调。

他会有这样的反应也无可厚非。一旦对外发表雅子死于他杀,和发型师那段见不得人的关系势必也得跟着摊在阳光底下。伍一郎贵为社长,重视外界观感,但最主要还是怕年轻妻子介意。

《女性回廊》第二波报道终究未能顺利引爆。总编辑判断得不到波多野伍一郎的协助,执行无望,只得放弃。况且他也不认为佐山道夫会受第二次“告发”挑拨,做出回应。他必定会沉默以对,再私下散播“这是来自美发界的嫉妒与阴谋”论,这才是他的作风。

得不到其他媒体配合,《女性回廊》只能艰苦地孤军奋战。读者虽有回响,却鲜少听到支持的声音,反倒谴责这不过是沽名钓誉的“低俗刊物”。

总编辑暗中拨了通电话联络樱田,告知企划因社长命令中止,无法继续配合,请务必谅解。

樱田向桑山报告这次的行动以失败告终。

“抱歉没能帮上忙,真的很对不起。”他的面容憔悴,低下头。

“别这么说,这不是你的责任,该负责的人是我。你做得很好,谢谢你的帮忙。”

桑山打从内心感谢这位过去的属下不计个人得失,尽心尽力地提供协助。

他们并非欠缺努力,而是迫于检察一体的原则,需服从上层的指挥及命令,努力全被磨灭。最理想的方式是桑山被任命为负责此案的检察官,于二审进行侦查。可惜更换检察官的“事务移转权”为检察长的权限,检察长如果无意更换,即使自愿也不可能成功。

况且地方检察院从侦办这件案子开始,就已经与高等检察院取得共识,决定了“检方的态度”。如要移转也一定是委托认为冈野正一有罪的检察官,不可能交给持反对意见的检察官负责。检察官如有异议,又坚持己见,只会被当成是检察院的“异端”,检察体制内的“顽劣分子”。

过没多久,风声悄悄传进检察院,指出地方检察院的樱田事务官私自提供材料,协助《女性回廊》在杂志上攻击佐山道夫为“真凶”,其幕后的主使者便是桑山检察官。这传言从何而来,已是昭然若揭。

桑山感觉到,“走偏门”的报应终于来了。

检察长及副检察长唤来桑山。

“你终于要调任升官啦,今天找你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检察长说。

“请问要调到哪里?”

“函馆检察院的检察长,你会答应吧?”

“我很感谢,不过,可以给我一天的时间考虑吗?”

“好吧。”

“麻烦您了。”

桑山告别检察长后,比以往还早下班。走时,负责侦办冈野一案的丸冈检察官冷眼目送他离开。

当天晚上,桑山把樱田叫来家里。

“我要被赶走了。”桑山笑着转告来自检察长的内部命令。

“不过,这可是荣升啊。”樱田凝视着桑山。

“那只是表面功夫,总不能做得太露骨。反正他们是被那件事惹恼了,才会把我流放到北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