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奶奶杀手(第3/7页)

尽管这一次的被害人没有死亡,但如果凶手得知了被害人是一名老年痴呆症患者,且警方没有从被害人身上得到任何有用的线索的话,凶手的自信心就会再次膨胀,这个消息甚至会让他相信自己是完全可以将警方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在这种高度膨胀的自信心的影响下,凶手的作案频率会越来越高,作案时的手段会越来越残忍,但这也会让凶手变得麻痹大意,案发现场可能留下的线索也会变得越来越多,警方则可以通过这些线索确定凶手的真身,这也是警方侦破凶案的关键点。

就在警方努力搜集指纹、皮屑等其他法医证据及寻找作案凶器的时候,距离莫斯曼市不到16千米的莱恩科夫市再次发生了一起凶案。78岁的陶勒西·本奇正提着购买的物品沿着人行道缓缓行走,就在这时,凶手来到了她的身边,陶勒西太太并不知道她身边这名男子的身份,他们竟然攀谈了起来,凶手还主动帮她提起了购物袋。陶勒西太太还邀请凶手去家里喝茶,但凶手推说有事,谢绝了陶勒西太太的邀请。

在将陶勒西太太送到家后,凶手竟然大发善心,没有杀害这名老太太,他转身沿着来时的小道往回走。几分钟后,凶手在小路上与提着商品回家的玛格丽特·弗朗西·帕哈德擦肩而过,玛格丽特85岁,她拄着拐杖行动迟缓,正好是凶手的猎杀对象。

凶手从玛格丽特背后发动袭击,他暴力击倒了这名老太太,脱掉了她的鞋子、裤袜和内裤,将她的拐杖和鞋子整齐地摆放在她的身边,然后将她的钱包带走。不久后,玛格丽特被送进了医院,但其他人依然误认为玛格丽特是不小心摔倒在地的,于是就将案发现场的血迹、线索全部清理干净,这样让警方再次失去了获得线索的机会。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凶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从一个和善的年轻人转变成一个内心充满仇恨、具有杀戮冲动的恶魔,这说明了他是有选择地袭击老年妇人,并且极度仇恨被他选择的老年妇人。凶手在作案之后从容地将被害人的鞋子、拐杖整齐地摆放在一边,已经转变成了凶手杀人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这似乎是他的标识,这种行为带有很强的嘲讽和侮辱意味,进一步证明了凶手的盲目自大。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发生在莫斯曼市的3起案件显然是同一个人所为,但这起发生在16千米以外的案件,虽然案发的过程十分相似,但他们依然需要考虑作案者是否是受到了“盲从综合征”(指作案者模仿其他凶手的作案手法杀人)的影响,因此专家初步认为这起案件是其他凶手所为。

杀手的目标非常明显,所有的受害者都是70~90岁之间的老太太,这也就意味着,对杀手产生重大影响的那名女人应该是凶手的长辈,她和凶手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但凶手非常仇恨这个女人。案件虽然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凶手的手段也极其残暴、凶狠,但通过凶手选择的杀害对象来看,凶手应该是一个内心怯弱的懦夫。由于警方至今都没有找到凶手的指纹,因此又推断出凶手在作案时应该是戴着手套的。

尸检结果表明,这起凶案的被害人同样死于头部重创,但法医部门依然不能通过尸检来找到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凶器是哪种,尸检专家只能初步推测凶器是一把钝器,可能有一定的重量,但又不是很重,应该有几公斤重,绝对不会超过10公斤,而且这种凶器能够给人造成极大的伤害。

在短短的7个月之内,就先后有4名老妇人遇害,造成三人死亡一人重伤的严重后果,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当地的媒体给作案的凶手起了一个“老奶奶杀手”的代号,当地警方在办案的时候也用这个代号来称呼凶手。现在警方需要考虑的是凶手到底还会不会继续作案,又会在哪里作案?警方又该如何界定调查区域?

一天午后,81岁的奥利弗·克利弗兰德正在莫斯曼市贝尔罗斯地区退休村的长椅上休息,就在这时,一名不速之客也坐到了长椅上,奥利弗太太准备起身离开,这名不速之客则猛地抓住了她的手臂,然后将她拉到一个缓坡上,在确认周围没有其他人之后,这名陌生人就用钝器猛击奥利弗太太的头部,将她击倒在地之后,凶手脱掉她的裤袜,然后狠狠地勒住了她的脖子。

凶手用裤袜将奥利弗太太勒死之后,翻看了她的手包,将手包里面的钱币拿走后,把手包、拐杖、鞋子整齐地摆放在死者身前。退休村的工作人员发现被害人的尸体后,就将她的尸体放进了村子内部的停尸间,这些工作人员武断地认为奥利弗太太是重摔在地致死的,虽然他们随后通知了警察,但犯罪现场的痕迹还是被他们给提前清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