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死亡三角杀手(第2/4页)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这两起凶杀案之间确实是有联系的,不论是凶手的杀人套路还是杀人手段都极为相似,而且凶手处理尸体的方法也很雷同,在排除有他人模仿作案的情况以后,这两起凶杀案极有可能是一个凶手或者一个犯罪团伙所为,这也就意味着在法国北部很可能有一名连环杀手正在活动,如果警方不能尽快破案,这名杀手还会继续实施杀戮,警方再次从树林中发现尸体,也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警方努力调查的时候,警方在马蒂尼抓捕了一名瑞士凶手——米歇尔·佩里,他涉嫌绑架、强奸及先后杀害4名搭车的年轻人,这几起案件中有一起就发生在法国南部。因为奥利维尔和奥基弗被害的地点距离瑞士边境只有几百公里,因此法国警方也赶到瑞士参与了此次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凶手表示他会事先做好杀人的准备,然后再挑选体型、样貌优秀的年轻人,如果“猎物”是他喜欢的,他就会将这些年轻人骗上车,把他们带到僻静的地方,最终玩弄并杀死被害人。在问及这名杀手的杀人动机时,杀手表示他只能这样做,因为他不想留下线索而被警方抓捕。

尽管看起来米歇尔似乎就是法国警方正在寻找的真凶,但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真凶并不是他。专家们发现,米歇尔所犯的那些凶案,死者的尸体几乎全部都遭到了极其暴力的摧残,被害人的尸体损毁严重,而且有些还被凶手用火焚毁。但法国北部发生的两起凶案,死者的尸体都保持完整,凶手也没有用暴力手段损毁被害人的尸体,而且还会将被害人的尸体掩藏在浅土层中,如此强烈的反差,显然证实了两个案件并不是同一凶手所为。

法国警方在犯罪心理画像专家的建议下,开始调查近期失踪的其他年轻男性。很快,警方就找到了一批被军队除名的“逃兵”,警方将这些人称为“穆尔墨隆的失踪者”。这批失踪者共有5人,他们分别是帕特里斯·杜波依斯、瑟其奇·哈维特、曼纽尔·卡瓦略、帕斯卡·萨金特和帕特里克·加切。这些人都是年轻的军校训练生,他们从1980年1月起失踪,而且他们失踪时都曾搭了便车。

这5名失踪者中的4名曾在穆尔墨隆军事基地接受训练,而另一个则在马伊勒康军事基地,这些年轻人都在服义务兵役,这也是当时法国法律的要求。对于这些已经失踪的年轻人,军队的态度很恶劣,他们拒绝用失踪这个词来称呼这些已经消失的士兵,在他们眼中,这些义务兵就是“逃兵”。

此外,有一名曾经去过穆尔墨隆参观的年轻人——帕特里斯·丹尼斯在1985年的时候也失踪了,警方决定将这些失踪人员放在一起进行调查。与此同时,犯罪心理画像专家开始通过警方所提供的线索对凶手做犯罪心理画像。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凶手应该是一名军人,而且他至今仍在服役。在此人的生命旅程中,他可能遭受了很严重的挫折,这个挫折可能发生在服役时的军人生涯中,也可能发生在以前的生活中,这些严重的负面挫折让他的内心产生扭曲,并使他有了变态的暴力倾向。凶手的性取向显然是有问题的,他是一个同性恋,而且凶手性格孤僻,没有朋友,他孤独且危险。

对连环杀手来讲,幻想是他们作案的动力来源,假设凶手幻想出了一种人,而他们又有机会选择这种人,那么这种人就会成为连环杀手的谋杀目标,而法国北部失踪的这些人显然符合连环杀手的幻想。

几乎所有的受害者都是在周四或者周五晚上失踪,这些人几乎都是在公路边失踪的,而且这些人失踪的地点总是在兰斯公路、穆尔墨隆公路和麦里·勒·凯姆坡公路这三条公路上。在地图上,这三条公路刚好构成一个三角形,因此当地媒体就将这片公路称为“死亡三角”,而制造这一连串凶杀案的连环杀手也被称为“死亡三角杀手”。对犯罪心理画像专家来讲,这片三角形的区域正是凶手的“猎场”。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还认为,在这起连环杀人案中,凶手之所以会选择两名不是现役军人的年轻男子,其原因就是这两名男子的身形、体貌和其他失踪者相似,而且两人遇害的地点也在杀手的“猎场”之中。尽管警方发现的被害人尸体是没有遭到凶手性侵犯的,但这并不等同于凶手没有从杀人行动或“捕猎”行动中获得性满足和性发泄。

一般意义上来讲,连环杀手获得性满足的定义与常人是不同的。像发生在法国北部的这起连环凶杀案,凶手就可以通过被害人的体貌来获得性满足,也可以在杀死或者控制被害人的时候获得性满足。凶手在杀人或“捕猎”时所获得的这种满足感尤为强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就是最高级别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