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诱杀儿童的食人魔(第2/4页)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发现,苏林德在幼年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一些不好的苗头。苏林德学习不好,他几乎没怎么上过学,性格内向、孤僻,喜欢独处,几乎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不与同龄人玩耍,不亲近自己的父母,贫困的乡村生活也让他很难从父母那里得到关爱,但这些生活上的不如意还不足以让他变成一个食人恶魔。

苏林德13岁的时候就搭乘火车前往450公里以外的新德里讨生活,这儿也是迫使他走向精神变态的地方。在城市内,苏林德找到了一份工作,他给一名富商当全职保姆,负责给这位富商做饭、整理房屋,做一些其他零碎的工作。这个叫蒙德尔·潘德赫尔·辛格的富有商人经常出国打理生意,所以,在很多时候,苏林德就成了这栋豪宅表面上的“主人”。

每当蒙德尔在家的时候,他都会在家里举行派对,他让苏林德见识到了一个被网络和派对包围起来的“新世界”。蒙德尔的派对可不仅仅是一些普通的家庭派对,他还经常在家中招待客人,他会将舞女或女招待带到家里一同参加派对。有些时候,他为了让客人满意,这些派对就会变成淫乱的性爱派对,蒙德尔在举行派对的时候从来都不避讳苏林德,但也不允许苏林德参与。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事实上,蒙德尔才是苏林德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导师”,可能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注意到,他的行为给从乡下来到城市的苏林德带来了非常强烈的精神冲击,这些负面冲击使苏林德正在形成的人生观发生了扭曲。苏林德开始欢迎妓女进入蒙德尔的豪宅,而此时,新德里儿童失踪一案也拉开了恐怖的序幕。

印度警方并不想调查任何与贫民区有关的案子,他们坚信走失女童这样的戏码每天都会在这种低级的地方反复上演,丢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是印度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是没有必要进行调查的事情。苏林德居住的D5豪宅距离这片贫民区只有一条街道的距离,住在这儿的人们都知道苏林德不经常出门,他总是猫在豪宅的门口打量着这个真实又虚幻的世界。

乔蒂走失后,拉尔老爹挨家挨户地询问,他曾在D5豪宅门口见到了苏林德,并向他询问了有关乔蒂走失的事情。苏林德当时表现得非常正常,他告诉拉尔老爹,他会留意乔蒂的,如果他见到乔蒂,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拉尔,随后苏林德就转移了话题。拉尔老爹的寻找一直持续了1年7个月,在此期间,警方没有安排过任何一次搜查,也没有调查过任何与女童走失有关的案件。

贫民区不断有女孩走失这件事根本影响不到D5豪宅所在的这片区域,蒙德尔继续着他奢侈淫乱的生活,而苏林德则继续充当一名旁观者,一名偷窥者。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D5豪宅内发生的事情完全超出苏林德的想象,这个年轻人正处在通过接触周围环境来了解新世界的阶段,所以发生在他身边的性刺激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蒙德尔隔一段时间就会出国打理生意,在此期间,苏林德就成了D5豪宅的实际掌控者。一个出身低微且心理扭曲的乡村少年突然拿到了一栋豪宅的管理权,他又将在这里做些什么呢?在诱拐、谋杀、性侵及食尸的过程中,苏林德克服了性无能,他在乡村老家结了婚,并生育了两个孩子,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回家待上一阵子,在那里过上普通又正常的生活。

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认为,苏林德频繁往返两个不同社会的原因是,他想要通过实际接触、参与来分辨自己到底属于哪里,每当他从一个“世界”观察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他都会觉得自己像是一个陌生人,陌生的生活方式和陌生的事物充斥在他的身边,但他最终还是会选择回归城市,而他也将在这里不断杀戮,直到事情败露为止。

截至2006年5月,贫民区失踪孩童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0人,这些孩子都是在乔蒂消失的那条街上失踪的,但即便有如此明显的迹象,印度警方也没有做出任何举动,他们没有立案,没有调查走访,没有向社会发出警报,甚至根本没有关注这件事情。

接下来,事情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一名受害女孩哥哥的朋友是一名记者,这位哥哥央求记者朋友将贫民区连续走失儿童的事情登到报刊上,希望以此逼迫警方介入此案的调查。当贫民区女童接连走失一事被报纸刊登以后,警方果然介入了调查,但参与调查的警察再次让生活在贫民区内的居民失望了,警察总是会找一些近乎白痴的理由来搪塞受害者的家属。比如,即便这些走失女童的年龄才10多岁,警方却将她们的走失定性为与他人私奔。

截至2006年年末的时候,贫民区失踪的孩童数目已经达到了18人,而该案件的调查行动却毫无进展,贫民区的居民们几近绝望。就在2005年至2006年间,贫民区及附近几个街区的下水管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爆裂,整片区域的排水系统几近瘫痪,D5豪宅也刚好处在这片区域内,这些爆裂的排水管道开始向世人展示杀人真凶那令人发指的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