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法兰西皇室(第4/9页)

大约在10点钟左右,这些书才发出了4册,接着就有一名禁卫军上尉将他逮捕并且交给了国王,而且还收回了已经发出的4册书。然后,国王亲自将那些书扔进火炉中烧掉,只保留下来一本,就保存在国王的手中。

然后,国王下令给这个年轻的绅士戴上了铁假面,并且关进了玛格丽特岛的石牢里。而这就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铁假面之谜,这个人究竟是谁,直到现在也无人知晓。

另外,那些书虽然被国王亲手烧掉,可上尉趁国王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从火里偷出了一本,迅速地将其藏在了怀里。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六个月之后,这个禁卫军上尉在盖荣镇附近被人暗杀了。凶手到底是什么人?是受何人指使?为什么要杀上尉?这一切都无从知晓,警方只知道凶手并非是谋财害命,因为凶手只是抢走了上尉随身携带的一些物品,而没有拿走他手上的钻戒。

而在上尉生前的记录中,虽然没有提到过这本小书的事情,可还是存在着一些关键点供我们考查研究。

原来,法国历史上的每位国王,都会把自己所拥有的宝物藏在某一个地方,如此一来,这些宝物逐年积累,最后竟然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宝库,而表明宝物地点的密语,始终都在经过严密的封存之后,交由历代国王亲自保管。老国王死后,便交由新国王掌管,并且重新启封,看过之后再加以封印。

所以,这个藏宝的地点也就成为了法国王室的最高机密。而以上这些就是上尉记录中的要点。

后来,法国大革命爆发,当时的国王和王后玛丽安化装之后逃往王后的故乡——奥地利的维也纳,在那里,他们被革命军逮捕,关在了谭普塔里,不久之后就被送上了断头台。

当路易十六被关在塔里的时候,他发现在看守他的士兵中有一个极为忠实的士官。有一天,他偷偷地把那个士官喊来,对他说道:“这是国家的最高机密,在我被处死之后,请你把它交给王后。”说着,他从怀里取出来一叠薄薄的文件,用一张小纸条抄下其中用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的5行密语,然后叠成四折,再用火漆封印,最后交给了这个士官。

“假如王后问你这是什么东西,你就告诉她这是‘空洞之针’的秘密。”接着,国王就把原件扔到火里焚毁了。

没过多久,路易十六就被处死了,而王后则被转移到了另外的监狱。所以,这名士官没有机会将密语交给王后。两个月之后,他费尽周折才见到王后一面,这才将写着密语的纸条交给了她。

“哎,原来这就是‘空洞之针’的秘密啊!可惜已经太晚了!”王后遗憾万分地说道。似乎是这个密语如果能早一些到手,她就可以免于死刑一样。没过多久,王后也同样被送上了断头台。

而那个唯一知道此事的士官对国王所说的“空洞之针”的秘密始终耿耿于怀,他无时无刻不牢记在心。

而且,更加巧合的是,他正是那个在路易十四时代逮捕了小书的作者,自己私藏了一本,最后又被人暗杀的上尉的后代。

有一天,他在家中整理祖传的账本和记录的时候,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个笔记本,这本笔记就是那个被暗杀的上尉写的。

他认认真真地阅读了一遍,发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古鲁治河边的艾圭亚城是奉路易十四之命建造的,城堡内有一座针形尖塔直冲云霄。这座城堡建于1680年,这一年刚好是那本小书的作者被戴上铁假面遭到关押的那年。

根据这点线索,士官当即断定,路易十四为了防止“空洞之针”的秘密泄露出去,下令修建了一座城堡,而且在城堡中建了一座针形尖塔,取名为“针城”,用以掩人耳目,从而转移那些想要寻找书中宝藏的人的视线。显而易见,他的这个计策起到了作用。

换句话说,人们始终认为“空洞之针”指的就是那个地方,可是,真正的“空洞之针”实际上指的是另外一个地方。

依吉多也同样是一个受骗者,他读懂了纸条上的密语,所以想方设法地找到了那个古堡。

罗宾料到他是肯定会上当的,所以事先把那个古堡租了下来,将依吉多的父亲和莉梦小姐关在其中,等待着依吉多来营救。

可罗宾此举定然是为了实现更大的阴谋,也就是说,他已经发现了真正的“空洞之针”的所在,跑到那里寻宝去了。

罗宾很有可能凭借着他那过人的智慧和胆识破解这一法国王室的最高机密,他马上就要独吞巨大的宝藏了,要么就是早已得手,现在已经把宝藏运往国外了。

以上这些就是报纸上所刊登的内容。

依吉多在把报纸看完之后,浑身上下都直打哆嗦。“如此说来,我又被罗宾那个家伙骗了。”可是,真正的“空洞之针”究竟在哪里呢?尽管那名禁卫军上尉的后代发现了祖上留下来的笔记,可那已经是两百年前的事情了,这本笔记现在又在什么地方流传,这就是无人知晓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