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波起(第3/4页)

谢天谢地,今天的手术比想象的要顺利得多,事先考虑到各种可能会出现的不利状况,一概没有发生。再过几个小时,黄老就会醒来,想象老人睁开眼睛大梦初醒的样子,林建国脚下的步伐也轻盈起来。

清脆的电梯铃声响起,电梯轿门打开,语音提示“十八楼到了”。

医院领导办公室都设在十八楼。东面第一间是院长范永胜,第二间是常务副院长林建国,其他领导办公室按照职位高低,从东往西依次排过去,一一对应,丝毫不乱。

走进办公室,林建国给自己泡了杯绿茶,水温太高,还要凉一凉。他尽量将两腿伸直,以最放松的姿势斜靠在椅子上,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相框上。那是他们家的全家福,照片里的林小砚一脸喜悦。

从上海回来后,林建国就一直心神不宁,只有在做手术时,才能全神贯注,暂时忘掉这些烦恼。疲惫再次袭来,他双目微闭,想打个小盹,思绪却无法停止。

怎会发生这种事情?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匪夷所思。

林建国拿出手机看日历,今天是12月28日,小砚被拘留的第四天。前天,他专门去了趟看守所,想见见女儿,却被告知不能会见。他只好把换洗衣物留在门卫室,失望而归。

此时,小砚肯定心急如焚,伤心绝望。拿了这么多年的手术刀,林建国记不清自己到底从死神手里抢回过多少人,现在女儿身陷囹圄,他这个做父亲的却束手无策,甚至连当面说句安慰的话都做不到,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弥漫全身。

妇产科赵主任的丈夫在南湖分局刑警队,他打电话咨询过赵主任的丈夫。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不算重罪,像小砚这种情况,量刑一般不会超过三年。如果能与死者家属达成谅解,积极主动进行民事赔偿,可以争取判缓刑。这让他看到了一线曙光。

麻烦的是,肇事司机是自己的女儿,死者李莉芳是自己的部下,处理起来一定非常棘手。无论他提出哪种和解方案,别人都会认为他袒护女儿,李莉芳的家属会答应吗?林建国拿了一辈子手术刀,从不惧怕死神,与活人打交道却毫无自信。一想到这,他就心乱如麻。

碧绿的茶叶吸饱了水,心满意足地缓缓下沉。他端起茶杯,嘴唇刚碰到杯沿,就听到清脆的敲门声。

“请进。”林建国迅速调整好坐姿,换成工作时惯用的表情。

一个身穿藏蓝色夹克的小伙子推门进来,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中等身高,偏瘦,肩膀却很宽,有健康的麦色皮肤,显得干净利落。他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真皮手袋,女款,显得有点滑稽。林建国觉得这个手袋有点面熟,似乎在哪见过。

“林院长,您好!我是刑警队的江枫。”说话时已掏出了证件,他笑起来嘴角略歪,目光却很锐利。

“你好!”

礼节性地握手后,江枫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林建国拿出纸杯,给他泡了杯绿茶。江枫略微欠身,双手扶住纸杯:“打搅您了。”

“江警官,有什么事吗?”

“您是林小砚的父亲?”

“是的。”

江枫把手袋放到桌上:“这是林小砚的手袋,她让我转交给您,里面有她的手机和私人物品,麻烦您清点一下。”

林建国拉开拉链看了一眼,把手袋放在一边:“是小砚的包。谢谢你,江警官。”

“不客气。”江枫道,“林小砚的案子您应该知道了,我是这件案子的主办警员。”

“真想不到会出这种事情。”林建国轻轻叹息。

“说起来,我和林小砚还是熟人。”

“你们认识?”林建国有点意外。

“一年前就认识,我办的好几个案子都是她采访报道的,发生这种事情我也深感遗憾。”

“这孩子,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头,关在里面肯定要急死。我现在什么都帮不上,连面都见不上。”

“没办法,这是法律规定,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是不能会见家属的,请您理解。”江枫端起纸杯,浅浅地抿了一口,水还有点烫。

“都这样了,不理解也要理解。”林建国苦笑道,感觉紧绷的神经放松了许多,第一次与警察面对面交谈,原来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打交道。

“李莉芳平时在单位表现如何?”江枫话锋一转。

“小李是个好同志,两年前才提拔为普外二科护士长。她工作认真负责,业务素质高,人缘也不错,跟其他同事相处得都挺融洽。”

“她的家庭情况呢?”江枫问。

“职工的家务事,我们平时也不会去打听,多少知道一点点,也是道听途说,怕说不准。”对面坐的毕竟是警察,林建国觉得还是谨慎为好。

“没关系,咱们就是随便聊聊。”江枫大度地笑了笑,“听说她和丈夫感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