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攻守(第4/12页)

还没等匐俱领乐完,对面阵内又是一阵鼓声,第二轮进攻开始了。和前次进攻方式差不多,仍然抛石车和箭塔打先锋,所不同的是,这次抛来的石块和射来的箭弩上涂了油点了火,攻势如火如荼,城头上火光四起。突厥这边也组织起新的反击,对着冲杀过来的大周军队更猛烈地抛石射箭,有几架云梯冲到了城边,刚刚搭在城墙边,城头上就浇下石灰,火把随之抛下,攻方也遭火袭,城上城下全都烧成一片。始终还是守方占优,眼看又有上千名大周兵惨烈地倒毙于肃州城下,大周军再度鸣金收兵了。

这一天就在反反复复的进攻和退却中过去了。日暮时分,战场上重归平静,残阳映着鲜红的断肢和焦黑的灰烬,血腥味随风飘散,空中忽然飞来成群的乌鸦,聒噪声声,令人绝望。漆黑的夜幕下,筋疲力尽的士兵们入睡了,但近在眼前的死亡即使在噩梦中也不放过他们,依然将他们紧紧缠绕。而对于两军的统帅崔兴和匐俱领来说,这一夜注定无眠。

肃州城内,匐俱领住在特别搭起的大帐里。帐内烛火通明,这位年轻的突厥首领,反复思考今天的战况,对崔兴的战术感到有些困惑。从表面上看,攻方损失数千人和若干架抛石车,在进攻方面毫无进展;守方损失更少,城池秋毫无犯。当然,肃州这样的城池本来就不是一两天可以攻克的,围城而攻,花上数月的时间也不足为奇,但问题是,崔兴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啊,这第一天的进攻,表面惨烈,实际上虚晃一枪,一副打算持久战的模样,匐俱领总感觉心里不安,似乎其中有诈。

从小就跟着父亲研究汉人的兵书战策,匐俱领自信精通汉人的谋术,这回用计在一天之内攻下肃州,就是他的得意之作。匐俱领觉得,汉人诡计多端,今天的战况只能说明崔兴别有他图,而匐俱领现在最担心的一点,就是崔兴佯攻肃州,却把主力部队迂回去攻克肃州以西的瓜州。突厥在瓜州的兵力大部分都被调去围攻沙州,瓜州几乎是座空城,全凭肃州在前面挡着,万一被崔兴算计到了这一点,突厥就被动了!

想到这里,匐俱领喊来几员偏将,大家围在地图前,又研究了一遍周遭的地形。从肃州到瓜州之间,除了崇山峻岭就是戈壁荒漠,成形的路不超过三条,匐俱领早已布置了重兵镇守,崔兴的大部队要想通过必然会被发现。如果不走现成的道路,那就要翻越祁连山脉或者穿越死亡戈壁,前者对大部队的调动来说太过艰难,而后者在夏季里就是送死,不会有人这样犯傻的。讨论来讨论去,大家都觉得崔兴没有可能实现悄然迂回的战术,因此匐俱领还是决定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同时加多人手在肃州到瓜州的必经之道上日夜巡逻,最后,他还吩咐多派几路探子出去,趁着夜色潜入大周营地,看看能不能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今夜的作战谋划到此为止,众人散去。匐俱领独自登上城楼,这次他面向西方远望瓜州,沿线的烽火台都已换上了突厥人,一旦瓜州有变故,这汉人们使用了千年的烽火台,就会向匐俱领传来求援的信息。月光皎洁,点缀得夜色斑斓,烽火台掩映在黢黑深邃的重峦叠嶂中,是看不见的。不知道为什么,匐俱领的心中总有隐隐的不安,对那些刁滑诡诈的汉人,他实在不敢掉以轻心……

第二天的战况并没有太大变化。崔兴的每次进攻都是看上去规模蛮大,但一遇上正儿八经的反击就立刻回撤,因此尽管战斗在局部挺激烈,但实际上的伤亡人数十分有限。匐俱领面沉似水地站在城楼上,一整天几乎都没说什么话,战局也不需要他做出什么特别的命令。等到快日落时,这攻守战打到双方将领都是一脸冷漠,本来他们对战场上死若干人就没什么感觉,现在更好像在例行公事,完全没有一点儿作战的激情。

这夜的肃州帅帐中,却不复白天的平静。匐俱领犹如一只困兽般地满屋子乱转,旁边站着几员突厥偏将,全是满脸困惑的神情。匐俱领总算兜完圈子,双目灼灼地瞪着众人道:“不对,崔兴这么打绝对有问题!”周围的将领面面相觑,又都低下头去,没有人敢说话。匐俱领知道,这表示他们都同意自己的看法,但又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对策来。

匐俱领习惯地抹一抹翘起的唇髭,眼中精光四射。突厥将领擅长的是冲锋陷阵,让他们出谋划策确实强人所难了,不,匐俱领不需要这些草包们的帮助,他要靠自己的力量来粉碎崔兴的阴谋,打垮大周!他不由自主地再度来到作战地图前,又仔细地研究起周边的地形。突厥将领们对西北地域还是很熟悉的,大家还是一致坚持,崔兴找不到合适的道路绕过肃州去突袭瓜州,况且突厥的巡逻兵已经达到步步为营,即使小股敢死队能穿越,大规模的部队调动绝对不可能瞒天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