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侯大利成了嫌疑犯 嫌疑人侯大利(第2/5页)

“嫂子好。”侯大利调入105专案组之前在二大队搞资料,见到过陈萍。侯大利知其不善,还是客气打招呼。

陈萍道:“嫂子?哼,莫叫得这么亲热。黄卫跑了几千公里,刚刚回家,脚都肿成馒头,你别来打扰了。如果真有要紧工作,也得让黄卫休息一天吧?”

侯大利道:“我来借笔记本。朱支和黄所联系的,借完就走。”

陈萍怒道:“管他朱支还是羊支,今天你不准进我家门。”

有隔壁邻居恰好此时出门,听到陈萍火气十足的话,悄悄朝这边看。电梯来了以后,邻居招呼:“走不走?”陈萍瞪着侯大利,朝邻居挥了挥手,道:“你先走,我等会儿。”

黄卫听到妻子嚷嚷声,打开门,道:“陈萍,你吃错药了?这是我的同事,我打电话让侯大利来的。”

陈萍在公共场所给了丈夫面子,没有继续为难侯大利,进了电梯。她在电梯里想起丈夫浮肿的脚以及凹陷的眼睛,伤心得直抹眼泪。

侯大利在门口换上拖鞋,顺手把手套放在鞋柜上。

黄卫头发乱糟糟的,看了一眼手套,道:“女人嘛,头发长见识短,你别往心里去。”

侯大利道:“两千里押解,确实辛苦,嫂子是关心黄所。”

“我们别藏着掖着,打开天窗说亮话,免得以后心里留疙瘩。我在刑警支队工作了十八年,突然间被踢出支队,确实很难受。局党委宣布这个决定后,我和邵勇等人喝了酒,还掉了眼泪,当时对你和朱支都有意见,特别是对你有意见,觉得你是踩着同事们的肩膀往上爬。”

黄卫给侯大利沏了一杯茶。

侯大利接过小茶杯,慢慢喝。黄卫既然主动提起之前的事,说明他已经彻底看开了此事,否则定然不会主动提起。

黄卫话题突然转到普洱茶,道:“每种茶的喝法不一样,普洱的第三泡和第四泡最香。我以前在刑警支队时很少喝工夫茶,到派出所才慢慢学会。不是说派出所清闲,是派出所值班时间比在刑警队还要多,一个人在所里值夜班,喝喝工夫茶,让自己安静下来。”

侯大利用小杯子接过黄卫的第三泡普洱,一股醇香让口齿留香。

黄卫思路不断跳跃,道:“蒋昌盛、王涛、朱建伟等系列凶杀案破了,抓住了真凶石秋阳。说起来此事还得感谢你,若不是你们及时发现张勇没有作案时间,我就要办一件冤案。若是办了冤案,则是职业生涯的耻辱。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得感谢你。”

黄卫如此坦率,侯大利对其大生好感,道:“谢谢黄所能理解。我发现张勇没有作案时间,肯定会提出来,这是职业道德。至于踩在同事们的肩膀往上爬,这个就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对事不对人,感谢黄所能理解。”

黄卫道:“我当然理解,所以请你到家里,喝几泡普洱,揭开一点点不愉快。凭着我在刑警支队工作十八年的眼力,你小子确实是天生干刑警的料。我估计你在经商上天赋肯定不如你爸,但是在刑侦上的天赋肯定会让你在江州公安史上留下一笔。我不是拍马屁,是真心话。”

“黄所当年是杨帆案的知情人,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抓到杀害杨帆的凶手,我就没有白当警察。”侯大利一提起杨帆,神情便不由得严肃起来。

黄卫转身到书房,取了一个旧笔记本,递给侯大利,道:“当年我调查了你、李武林、陈雷和蒋小勇,四个人的具体情况都记在笔记本里。”

拿到笔记本,侯大利如获至宝,不肯放在桌上。他翻了几次笔记本,又觉得不太礼貌,便合上笔记本。

黄卫注意到侯大利神态,道:“你和传说中不一样,不算怪人,我们能聊到一起。你现在的心思全在笔记本上,就不深聊。等你看完笔记本,改天再聊一次。”

黄卫这话说到侯大利心坎上。侯大利不再客套,急匆匆告辞而去。

黄卫将侯大利送上电梯,刚回到客厅,看到侯大利的手套放在鞋柜上,便准备打电话,让侯大利来取。刑警支队大多是糙汉子,只有侯大利开车戴手套。刑警支队的同事们知道侯大利是富二代,也就认可了不同于寻常的怪癖。黄卫正给侯大利拨打电话,门铃响起来了。黄卫陷入思维误区,以为侯大利返回来取手套,挂断电话,拿起手套,打开客厅大门。

进门之人却不是侯大利。来人瘦高,穿了天然气公司工作服,戴了一顶工作帽。黄卫是多年老刑警,对危险比寻常人更加敏感,见来人眼睛如死鱼一般,意识到不对,便迅速关门。

来人原本想用检查天然气的说法骗开房门,没有料到对方根本没有询问,直接就开门。他上前半步,用身体别住防盗门,右手持一柄两边开刃的锋利匕首,对准黄卫脖子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