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字条(第3/5页)

于是又是一场惊吓和尖叫,幸运的是这次他没再晕过去,到是叫声闹醒了身边的老婆。

老婆赶紧开灯,因为灯的开关在老婆那一侧,发现古大哥正在胡乱挣扎,于是不客气的给了他几耳光,石大哥看灯亮了,才慢慢睁眼,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这一次他确定自己头一晚绝对不是在做梦了,于是那天一整天,他都跪在自家供的观音像前,念经念了一整天。

又到了晚上了,他不敢睡,于是央求老婆不要关灯,但是他老婆说开着灯她睡不着,还警告她今天晚上别在“发梦冲”了,于是他不敢违抗,哪怕心里再怎么害怕,还是只有默默关灯睡了。

我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欣赏这个男人,好!美德!

我真想与你合影!

但是古大哥当晚还是睡不着,一直捱到了下半夜,即便忍不住睡着了,也常常自己把自己惊醒,然后突然,耳朵边传来一阵声音:“王X,张XX,韩X,朱XX??????”

我听得一身鸡皮疙瘩,我最怕的也是黑暗中有个陌生的声音在我耳边说话,我打断古大哥,我问他,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在说,于是他开始跟我模仿那晚他听到的声音,在我听来,很像是有人在你耳边说悄悄话那种感觉,区别在于那种声音的语调拖得很长,而且像是被痰塞住了喉咙,也就显得非常诡异。

我发誓如果有人敢在我耳边这么说话,我会打破它的头的。我再问古大哥,那几个人的名字,你认识吗?他说不认识,从没听说过。

我又问他,村子里有这几个姓的人家吗?他说除了姓朱的,都有。

请原谅,这是我一向办事的风格,我总是会把自己的感觉当作一种线索,然后去求证它,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反射行为,幸运的是我的感觉来自于我的经验,所以正确率还是挺高的。

又继续跟古大哥聊了一阵,发现他先前提到了他的老婆,我却从进屋到现在也没见到过,于是我问他你老婆哪去了,他说白天他老婆到山上去守坟去了,害怕有人又去把碑给推倒了。

我问他能不能指我一下那个祖坟在哪里,他说沿着屋后的路上山,转过一个小坳就能看到,新修过的,很容易认。

于是我给了他几段红绳,要他围着屋子缠一圈打结,我则起身打算去那个坟看看。

这个村子按地域来说,应该是属于歌乐山一带。

对于歌乐山,任何一个重庆人应该都是再熟悉不过,白公馆,渣滓洞,中美合作所,戴笠,江姐,小萝卜头,杨虎城,陈然,我的自白书,把牢底坐穿等成了它的关键词。

自打重庆解放以来,这里就成了大中小学的老师带着学生们头部干洗的地方,集中营嘛,死个把人不算稀奇,老蒋时期的时候,死的人何止千千万万?

说那里怨气重,毫无根据,而和这世间的妖魔鬼怪比起来,这么区区几百烈士的冤魂,又算个什么。

我沿着古大哥说的路走,不一会就到了那个坟前,一个看上去跟古大哥年龄身高肤色都差不多的女人,甚至连相貌都有些相似,想必那是古大哥的老婆,我猜想原来夫妻真的会逐渐越长越像,否则我也不会每天都被自己帅醒了。

这个大姐看我站在坟前,以为我又是哪家派上来推碑的人,一脸敌意,问我要干撒子。

我说我是来帮你们一家人的,刚刚才跟古大哥聊了很久,就上来看看坟。

大姐才半信半疑的放下防备,我仔细观察了这个坟,刚刚新修过,坟的后半截连着山壁,山壁上的泥土看上去还是新鲜,显然没有动过很久。

墓的正面是群山叠峦,我虽然不懂风水,但是也能很轻易区分出这里的确是块宝地。

咱们中国人,讲究一个祖坟的埋葬方式,试图让过世的亲人即便是死后,也能福泽后人。

所以当后人有所成就,在总结自己来路的时候,往往会对自己已故的祖宗报以感激,这种理由好像是在说,嘿,谢谢了哦,你的坟埋对头了!

墓主人叫古天生,不知道跟古天乐老师有没有亲戚关系,或是拥有那种风骚的黑皮肤。名字到是起得很有味道,但是联想到是当年的大地主,我还是决定到村子里问问那些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或许还有对当年这个地主的事情有些许了解的人。古大哥的老婆或许是看我来看一眼坟就走了,觉得怎么会有人这么无聊,也就没有理我,正好,我也不希望在她身上耽误什么时间。

回到村子里时间还早,于是买了一包烟,开始四处转悠。走着走着听到一阵唱腔,发音并不标准我听不出是哪里的腔调,顺着歌声望去,看到一个老者,坐在自家院子里的长条凳上,翘着二郎腿,手里拿着旱烟,地上放了一个搪瓷茶杯,脚跟着自己的唱腔一摇一晃,黑色的布鞋,蓝色的类似中山装的衣服,如果加上一顶帽子,还真有点像赵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