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四十三章 青丝灰(第3/4页)

“凄凉客舍岸维舟,明月清风古渡头。飞雁不来云欲暮,碧英一树……什么秋来着?”吴楚山人刚一醒转便吟起诗来。

“十分秋”,寒生大喜,他想起来,这首诗是他自悬崖摔下苏醒后最早听到的声音,所以一直记得很牢。

“咦?对,是‘十分秋’,你是谁?怎的如此面熟?”山人坐在床上望着寒生疑惑道。

“山人叔叔,我是寒生,他是刘今墨,你还记得吗?”寒生提醒道。

“老夫,老夫是刘,好像姓刘……”山人迷糊道。

“好啦,您该吃药啦。”寒生挺高兴,山人毕竟迷糊了,说明亲人的青丝确实有效。他回到灶间,不多时便捧来一碗荷香的青丝灰水。

“我为什么要吃药,我病了么?”山人怀疑地问道。

“是的,你病了,快把这碗药喝下去。”寒生将碗递到山人嘴边。

山人这次痛快地“咕嘟”两口喝完了,不一会儿,两眼皮耷拉下来,重又睡了过去。

“寒生神医,吴楚山人是怎么了?”刘今墨不解地问道。

“山人神经有些错乱,再吃上一回药就没事了。”寒生遮掩道。

“寒生啊,你的医术这么好,有没有考虑到外面去发展?”刘今墨问道。

寒生想了想,说道:“说心里话,我还只到过婺源县城,当然想到外面走走啦,只怕父亲一个人在家里没人照顾。”

“外面最好不要去,江湖险恶,你又涉世不深,到时候身不由己,十分的危险。”刘今墨诚恳地说道。

寒生笑笑,说道:“还没想好呢。今晚我们就一起在这床上挤挤吧,明天山人叔叔病好了我们一起去南山村。”

“不用,我去柴房睡就可以了。”刘今墨坚持去灶间,也只得由他去了。

是夜,风雨如故,卧龙谷中秋意尤甚,寒生找出一床棉被给刘今墨送去,刘今墨心中更是感激。

寒生躺在山人身边,久久不能入睡,心想明日下山,山人与荷香见面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还有兰儿,她还从来没有见过她的父亲呢。

这一切,都是寒生促成的,想到这儿,寒生心里就甜滋滋的。

油灯吹灭了,屋里一片黑暗,寒生带着对第二天美好的憧憬进入了梦乡。

半夜时分,突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来到了草屋前,“起来!起来!”几声厉喝惊醒了寒生,强烈的手电灯光晃得他睁不开眼睛。

有人划着火柴点燃了油灯,屋子里亮了起来。

寒生揉了揉眼睛,看清了冲进来的这一群人都端着半自动步枪,为首的那人手持一把老式的旧驳壳枪。

“刘今墨有没有来过这儿?快说!”说话的人长着一张马脸,语气很凶。

“你说的是不是一直陪同首长得那个人?那可是京城里来的大官呢,你们找他干什么?”寒生迷迷糊糊地说道。

“废话!上面有令,见到刘今墨格杀勿论,此人是罪大恶极的现行反革命分子。”马脸人边说边舞动着手中的驳壳枪。

寒生清醒了,心中暗道,不管刘今墨是不是什么反革命分子,他现在是我的病人,作为一个医生,我就不能出卖他,即使是父亲在,他也会这么做的。

“他没有到这儿来过。”寒生冷静地说道。

“给我里里外外仔细地搜。”那人命令道。

一个手持步枪的人冲进来紧张地报告说:“柴房有人睡过,被窝里还是热乎的。”

马脸人嘿嘿一声冷笑,将驳壳枪顶在了寒生的脑门上,吼道:“说,什么人睡在柴房?人呢?”

“柴房里没人睡,那是蒋老二的地方。”寒生硬挺着说道。

“不说?你这就是包庇反革命,是同案犯,一同枪毙。”那人恐吓道。

就在这时,听到一连串的“哎哟”声,然后就是步枪掉在地上的啪啦声响,草屋内外的人手腕上都中了一枚指甲,刺入了肌肉里。

房梁之上无声无息地飘下了一个人,正是刘今墨。

刘今墨冷笑着取下马脸人手中的驳壳枪,默默地将枪口对准那些目瞪口呆的人,说道:“送你们回老家吧。”说罢就要扣动扳机。

“且慢!”寒生急忙喊道。

刘今墨回过头来,柔和的眼光望着寒生。

“放他们走吧,他们也都有家人和孩子。”寒生平静地说道。

刘今墨将枪扔在地上,对着寒生一笑,道:“寒生,江湖险恶啊,你我的约定,我会准时赴约的。”说罢身子一纵,蹿出门去,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许久,屋里的人才回过神来,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