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第二百八十三章(第2/3页)

明月想了想,自己身上的钱已基本花完,囊中羞涩,有便车搭当然是好了,于是点头应允道:“什么时候可以走?”

卢太官大喜,忙道:“听明月姑娘的。”

“明天行么?”明月说道。

“没问题。”卢太官回答。

这是一辆簇新的蓝灰色越野车,正沿着桃花江边崎岖的山路行驶着。

桃花江发源于宁乡的龙塘,过桃江县境内的子良岩后,称之为桃花江,蜿蜒50多里入资江。桃花江上游遍布奇峰怪石,其间瀑布连连,两岸是江南最负盛名的竹乡,连绵不绝,碧海无垠。

“记得小时候,每当春天桃花盛开之时,两岸山水相映,一片火红,烂漫芳菲,其色甚媚。”卢太官感慨万端的对明月说道。

明月从车窗里望出去,青山起伏,古木迭翠,林间偶见鹿兔时有出没,远处有一座翠绿酷似女人形体的山峰,下颌高高翘起,青云般的长发软软地飘垂,一双粉臂舒展地张开,匀称的长腿,两膝微微弯曲着,双脚浸入清清的桃花江水中。

“那是羞女峰,据说就是《史记》中所载黄帝南巡登熊湘的湘山。”卢太官解释道。

山路的尽头,是一块红褐色巨大而光秃的岩石,好像是人的秃顶一般,在夕阳中泛着油亮亮的光泽。

“我们得下车步行了。”卢太官说道。

明月好奇的望着巨石,说道:“此石好似人的秃头。”

卢太官微笑道:“我的婶娘‘秃头老妇’因此而得名,她就住在秃石后面江边的那片竹林里,大山深处里面还有更像人脑袋秃顶的一座大山呢。”

“你们留下。”卢太官吩咐车上的保镖道,然后带着明月沿着翠竹林中间的小道走去。

小路看似已经荒芜很久了,两侧修竹丛生,溪水潺潺,十分的幽静。

“她不是已经死了么?”明月问道。

“嗯,但她曾告诉过我,死后就葬在这竹林之中。”卢太官答道。

茂密的毛竹林中,座落着一间几乎颓败坍塌的竹屋,近前一看,房前蓬蒿丛生,檐下蛛网密布,室内竹桌竹椅早已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尘。

“好像已经多年无人居住了。”明月推测道。

卢太官站在屋前,唏嘘道:“二十多年了,物是人非,当年赫赫有名的秃头老妇可能早已化为一副白骨了。”

“她家里没有其他人么?”明月问道。

“没有,婶娘嫁来桃花江吴家不久后便守寡了,并无香火子嗣,听闻坊间说与练什么鬼功有关,后来婶娘便离开了村子,独自一人隐居在了这竹林里。”卢太官瞟了明月一眼。

两人绕到了屋后面,果然在竹林间看到了一座土坟,墓前立有碑石一块,上面布满绿色的青苔。

卢太官蹲下身来,轻轻蹭掉斑驳的青苔,露出了一行字迹:秃头老妇之墓一九五一年二月十四日。

“秃头老妇都已经死了二十五年啦。”明月倒抽一口冷气说道。

卢太官点点头,对明月说道:“你等一下,我去找把锄头来。”

明月默默地站立在土坟前,心中寻思着卢太官的那番话,莫非练祝由神功定要单身不可么?婆婆也是一个人,秃头老妇也是,不知道台湾苗栗的客家嬷嬷是否也是?

卢太官拎着一把生了锈的铁锄回来,往手心里吐了口吐沫,开始用力的刨了起来。

竹林中十分静谧,惟有“噗噗”的刨土声,不多时,便已见褐色的棺材板了。

“明月,靠后点,棺材里的尸骨味道很难闻的。”卢太官关心的说道。

明月摇了摇头,仍站立在一旁看着,死人可见得多了。

棺材盖子“嘎吱吱”的揭开了。

里面空空如也,根本没有尸骨……

卢太官惊讶的望着空荡荡的棺材,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那是什么?”细心的明月发现了一块不大的薄石板躺在棺材底板上,表面积有一层尘土。

卢太官弯腰将那块石板拾起,拂去灰土,这是一块青石板,上面竟然刻有文字。

“秃头老妇,血尸太官,相见之日,石人之巅,两眼清泉,一缕青烟,狼牙霍霍,洞隐其间。切记。”卢太官一面仔细辨认着,口中缓缓念道。

明月不解的望着他。

“她是要我去见她。”卢太官说道。

“可这座墓安葬于1951年……”明月疑惑道。

“是的,秃头老妇以为我会很快回来,没想到这一等就是25年。”卢太官心情沉重的说道。

世间上总有许多令人费解的事情,这一点明月深有感触,就像婆婆与古仙,两人如此相恋却生不能同衾而只能死同穴,唉,不过秃头老妇是卢太官的婶娘,断不会涉及男女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