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门神(第2/8页)

名叫百生的少年扔下手中的刀,一下子哭了起来:“爷爷,我妈是不是快要死了?”

白发老人也哭了:“百生,你妈最心疼的人是你,你要是有事,她怎么安心养病?”

“爷爷,你不用骗我了。我知道我妈活不了几天了。我恨他们,我爸是他们逼死的,我妈的病也是他们折磨出来的。”百生的表情变得阴狠起来,脸上还挂着大滴的眼泪,“我把这几只黄皮子的皮都剥下来,埋进他们的祖坟里,我要让他们断子绝孙,一辈子倒大霉!”

“不行,百生,咱们丁家几代行善,不能干这种缺德事……”

祖孙俩抱着大哭起来,老人不停地劝慰少年,少年痛哭之余,还在不停地摇头。老金父母早亡,心肠又软,最看不得这样的场面,顿时眼睛也跟着湿了。他瞅了瞅自己兜里揣着的一叠钱,那是他这半个月赚到的钱,大概有十几块,又瞅了瞅抱头痛哭的祖孙俩,一咬牙,跳下石头开始敲门。

开门的是那个老人,他眼睛微肿地看着老金:“你找谁?”

老金掏出十块钱递给老人,看着不明就里的老人,突然脱口而出:“这里是十块钱,我……我想买几只黄皮子。”

少年百生和老人都惊诧地看着他,仿佛在看一个神经病。

老金干咳了一声:“我不是开玩笑,我是真想买黄皮子,老大爷,你要是有就卖给我吧。”

老人看了老金递出去的十块钱,又转头去看百生。百生的目光一直没离开十块钱,眼睛里燃着希望的光。

这里说明一下,那时候的十元钱可不比现在的十元钱,实诚得很,十元钱就能顶普通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老人看向老金:“小伙子啊,我家里的确有几只黄皮子。但我实话告诉你,黄皮子是不能吃的,我不能害了你,这钱你快拿回去吧。”

那时大多数人都很淳朴,老金看到祖孙俩困窘,就想到去帮助他们,以至于想到这个比较离谱的主意。而老人虽然急需用钱,但是却不肯卖黄皮子给老金,怕害了他。

老金摇摇头:“老大爷,我并不是想吃。我是……哦,我是为了给家里人积福,专门买来放生的。这个钱你一定要拿着,否则这个福气就不归我了。”

面对着老金硬塞过去的钱,老人仍然很犹豫。

百生盯着十块钱:“爷爷,有了这些钱,能带我妈去看病吗?”

老人正要推拒的手无力地垂了下来,老金顺势把钱放到了他的兜里。

百生欢快地拎着装黄皮子的笼子过来。当笼子交到老金手里的时候,老金忍不住问了一句:“把黄皮子的皮剥下来埋进坟里,真的能让人断子绝孙吗?”

老人意外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叹气:“百生不是坏心肠的孩子,他就是……唉。关于黄皮子剥皮那事啊,他都是听我讲的。”

老人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个小镇里有五家是地主,其中有两家因为占地的事,斗得天翻地覆,势同水火。后来有一家不知怎么搭上了日本人,日本人随便安了个罪名给另一家,那家的男女老少全都被拉去长白山一带种大烟,家产也被日本人占了。

后来那户人家只活着回来了一个人。他回来之后,暗地里抓了十四只黄皮子,剥了它们的皮埋进仇人家的祖坟里,之后没多久,仇人家十四口人都死于一场大火,而剥黄皮子皮的那个人没过多久也莫名其妙地死了。这件事在小镇内广为流传,很多老人都知道。

老金那时虽年轻,但也算是有些见识了。他知道有些民间的传说虽夸张,但是多半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并不一定是空穴来风。东北自来就有五大仙的传说,成了精的黄皮子被人们称作“黄大仙”,据说黄大仙颇有些神通,就是普通的黄皮子也不是好惹的。这东西最记仇,有点儿道行的还能附在人的身上兴风作浪,山里人轻易不去招惹它。不过,用黄皮子诅咒人的说法,还是头一次听说。

3

老金提着一笼子黄皮子离开了百生的家。他没回镇里,而是往镇外面走,他打算到山根底下就把笼子里的黄皮子都放掉。笼子里的黄皮子开始并不安分,在里面吱吱乱叫,后来老金拿着磨刀石在笼子上敲了几下,还说了一句“再叫就杀了你们”,然后黄皮子就真的慢慢安分下来,几只黄皮子紧紧地缩到了一起,警惕地盯着老金,仿佛真的听懂了他的话,让老金感觉到了几分诡异。

老金不知不觉走了挺远,直到一处山根底下才停下来。他打开笼门,几只黄皮子开始没动,过了一会儿,突然一个接一个地蹿了出去,转眼就消失在茂密的树丛中。

最后,笼子里只剩下一只黄皮子没动,老金一看,正是少年百生刺伤的那只。那只黄皮子被那一刀刺得肠子都冒出了半截,鲜血和肚子上稀疏的皮毛乱七八糟黏在一起,胸腹间虽然有微弱的起伏,但是看起来是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