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惊魂(第3/4页)

按庄客的说法,这是他多年来遇到的机关最莫测的古墓。

他身边的一兄弟自告奋勇上前取宝。快到石台时,被什么绊倒,没等回过神来,就感到悬棺两角忽然生风,有沙子猛泻下来。风越来越疾,沙出如注,一会儿就到了他们的膝盖处。庄客惊恐至极,艰难地拔腿往回跑,和一个兄弟从第二道墓门侥幸逃出。但该门很快就被流沙堵塞,刚才被绊倒的那个人脱身不及,被活埋在墓里。

当庄客和那唯一幸存的兄弟逃上地面时,已是后半夜。松林间磷火点点,老枭长鸣,两个人惊魂未定。阴森的松林,久远的古墓,隐约的碑文,摇曳的荒草,坚固的石门,如雨的弩箭,杀人的木偶,恐怖的悬棺,无尽的飞沙……这所有的一切把人们带回到那个遥远而诡异的唐朝之夜。如果说这个故事的流传仅仅限于民间的某个角落,是在昏暗的酒肆里被段成式无意间听到的话,那么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发生的盗墓案,则震惊了整个朝廷。

这一年,帝国死了两个著名人物:宰相张九龄、诗人孟浩然。按史上记载,该年大唐王朝人口有四千八百万,人民富足,物价低廉,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的市场上,每斛大米的价格只有一百多钱。帝国四海升平,行万里而不持寸兵。治安之好到夜不闭户、旅不携刃的地步。但话也别说那么肯定。因为当年发生了中国盗墓史上最著名的唐玄宗所宠爱的华妃之墓被盗事件。在这一事件中,不但随葬珍宝被洗劫一空,华妃尸体也遭凌辱,给这一年蒙上一层难以去除的阴影。

华妃是杨贵妃入宫前极受玄宗宠爱的一个妃子,是庆王李琮之母。但不幸早死,安葬于长安郊野,随葬珍宝无数。到了开元二十八年,其墓被贼人瞄上。由于华妃墓目标太大,总有陵墓管理人员巡视,所以下手不易。为了不引起注意,盗墓贼伪装成送葬人员,在华妃墓百步外另起大坟,随后从坟下挖地道,直通华妃墓!可以说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手段在盗墓史上非常少见。

当地面上的陵墓管理人员还在打盹时,地下的盗墓贼已进入华妃墓了。打开棺材,发现华妃面容栩栩如生,四肢柔软,还可以屈伸。在漆黑的地下,面对绝代美人,盗墓贼进行了最疯狂的掠夺——比如,为了取华妃腕上的金钏,干脆拿砍刀将华妃双手剁去。金钏是唐朝女性贵族下葬时必须戴的装饰品,呈圆环状,多用黄金制成,一圈一圈地缠于腕上。盗墓贼怕华妃的魂魄托梦向儿子倾诉自己的劫难,而残忍地将她的舌头割去。这还不算完,他们将华妃的尸体侧立起来,将蜡烛放进阴道,将藏于体内的珍宝洗劫一空,所谓“剖棺,妃面如生,四肢皆可屈伸。盗等恣行凌辱,乃截腕取金钏,兼去其舌,恐通梦也。侧立其尸,而于阴中置烛,悉取藏内珍宝,不可胜数”。

得手后,盗墓贼顺着地道退回自己所挖的那个大坟里面。随后,派人从长安拉着空棺材来到郊外,将所盗珍宝装在棺材里,寻找时机拉回城内。但没想到,他们动手前,庆王李琮曾梦见母亲裸着身体,披头散发,悲泣道:“可恶的盗贼发掘我坟墓,又凌辱我身,我之遭遇,如何能说与人听?但我必会看到他们败露于春明门下!”李琮于梦中哭醒,转天一早入奏父皇玄宗。经查看,墓果然被盗,华妃被凌尸。皇帝大怒,叫来长安市长,令其限期捉拿盗墓贼。

那伙盗墓贼此时正拉着装有珍宝的棺材回城,来到春明门前。

春明门为长安东城主城门。在这里,警惕的官差拦住盗墓贼,在车中的棺材里搜出珍宝。即日审讯,盗墓贼如实招供,随后又逮捕了数十人。一查身份,这些盗墓贼并非穷人铤而走险,而都是长安城里不学无术的官家子弟,盗墓只为了刺激好玩……

上面几起盗墓案已是诡异,但有一些更加令人难以置信,比如下面这则记载就把我们的想象延伸了一步。其中一个环节上,使用了跟华妃盗墓案中相同的手段。

故事发生在唐朝黄门侍郎卢涣做明州刺史的时间段内。

卢焕曾任南海郡大都督,明州即现在浙江宁波。境内有象山县,林木繁盛,深溪幽谷,环境绝美。却说这一日,迎来一队探险寻宝者,说白了就是盗墓贼。这股盗墓小分队的队长,祖上几代都以盗墓为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手段。

这一天,队长带着盗墓小分队行进在象山幽谷中。走着走着,他叫队伍停止行进。助手问怎么了。

队长说:“你们看这路面。”

幽谷中曲折蜿蜒且为植被覆盖的小径又有什么问题呢?助手不解。

队长说:“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