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珠、蛇珠与龙珠(第3/3页)

《广异记》中关于媚珠的故事令后人真假难辨。但是,在唐朝,人们坚信媚珠的奇特功效。能起到类似作用的还有蛇珠,但能识此宝的人更少。按记载,蛇珠在唐朝的开元年间出现过一次。

长安至相寺贤士与一蛇相处近半个世纪,后来那条蛇先他而去,却留下了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每当贤士打坐时,即使屋子里不点蜡烛,也很明亮,那是蛇珠发出的光芒。后来,贤士落魄,不得已将蛇珠拿到市场上卖,有胡商要买,但只出百万钱。

贤士觉得给价太低,认为这是夜明珠,为无价之宝。

胡商说:“假如你这珠子是蚌珠,就珍贵了;可惜是蛇珠,卖不了太高的价。”其实,蚌珠易见,况且胡商只知蛇珠可赐光明,而不知道它还能起到媚珠的作用。

唐朝胡商以见多识广著称,唯独在这个故事里露怯了,虽然最终买下了蛇珠,却不知道它更大的作用。

此外,当时还曾出现过龙珠这种东西。地点在江西,时间是唐德宗建中初年。一切要从东南地区最著名的扬州珍宝市场说起。

这一天,一个叫任顼的人出现在这个市场上,出售的是他意外获得的一件宝物,最后他与某胡商成交,卖了数千万钱。

任顼出售的东西叫骊龙珠。此珠的背后尚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任顼是江西乐安的一名书生,隐居在山林中读书。这一天,有一黄衣老人造访。入座后,任顼感到老人神色凄凉,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于是对其细问,对方说:“实不相瞒,我乃龙,居于此山之西的一处大湖。本来生活平静,最近却遇到麻烦,也许只有您能帮助我。”

任顼道:“我不过是尘世间的无名书生,不通方术,如何帮您脱难?”

老人说:“无须方术。”

任顼道:“愿闻其详。”

老人说:“两天后,请您到我所生活的湖边来,正午时,西方天空会飞来一道士,他便是要害我的人。道士来后,会施法使湖水枯竭。您在湖水将干时,高声呼喊就可以了。”

“高呼什么?”

“请俯耳过来……”老人在任顼耳边一番秘语,随后又道:“高呼完,湖水会涨满,但道士可能还会施法术,而你只管将那句话再重复高呼两遍,我就可以脱险了。事成后,必有重报!”

两天后,善良又好奇的任顼奔赴山西湖,隐于草丛中。

中午时分,真有一片白云自西天上冉冉飘来,降落在湖的上空,云中有一道士,面目古异,降落云头,立于湖边,从袖中取出黑字道符,投入湖中,念念有词。于是,湖水在任顼的注视下,一点点干涸,最后湖底就真的露出一条黄龙!

任顼立即大呼:“天有命,杀黄龙者死!”言罢,湖水猛涨。道士怒,从袖中取出红字道符,投入湖中,湖水又将干涸。

任顼又呼:“天有命,杀黄龙者死!”湖水再溢。

道士更怒,取出朱红道符十余条,抛向了天空,化为一朵朵红云,红云飞入湖中,湖水又将干涸。这时,任顼第三次高呼:“天有命,杀黄龙者死!”

于是,湖水随之又涨了起来。

道士早就发现了草丛中的任顼,他走了过去,无奈地说:“为食此龙,我苦心修炼了十年。若食此龙,我功力将大增,可事情却被你破坏了。你虽是凡人,但我却无法伤害你。只是我有一个疑问,你为何要救此等异类?”说罢,腾空而去。

任顼虽被数落了一顿,但还是很高兴救下一条龙。

当天晚上,任顼梦到老人:“非君搭救,我将死于道士之手。为表谢意,特送您宝珠一枚,藏于湖边草丛处,您可去寻找,此乃我所赠之礼物。”

次日,任顼前去湖边寻找,果然在草丛中得到一颗直径一寸左右的珠子,光芒闪烁,耀人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