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2/6页)

作为重要嫌疑人进入搜查视线的,是单身宿舍里住客的朋友——松仓重生。当年四十岁。七年前因为家庭暴力跟妻子离婚,过上了吃酒好赌的单身生活。

从被害人脸上采集到了疑似凶手的唾液,衣服上采集到了疑似凶手的汗液。血型和松仓一样是AB型。

另外也采集到了几处指纹,但是上面多是摩擦过的擦痕,对照指纹所需要的特征点被毁坏了。其中最清晰的那枚指纹和松仓的指纹相匹配的特征点有三个,可是指纹对照匹配点需要十二个以上,所以无法成为证据。

然而,仅三个一致也可以说是千分之一了。当时宿舍的住客以及进出过的相关人员中,像松仓一样血型和指纹多处吻合的人物再无其他。

除此之外,在案发时间段的某个时间点,有邻居听到松仓友人的房间有敲门的声音。另外,松仓的友人也证言说他曾对被害者女中学生有过性暗示的言辞。

读了这份资料,当时松仓确实已经落入了搜查网中,可是结果却没能抓捕归案。原因之一,是松仓的相识中有人做证在案发时跟他一起喝酒,妨碍了调查。在警方看来,这份可靠性还有待商榷的证言,有可能影响法院的裁决。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经过了多达十五次的审讯,松仓本人都没有松口认罪。曾经讨论过以伤害前妻的名义将其逮捕的,可是由于时效到期,最后只能无疾而终。

直接指向松仓的证据过少,女中学生向父母以及周围人隐瞒数日前被性侵犯的遭遇,都成为破解真相的阻碍。能打开这种艰难局面的,不管到了什么时代,都需要依靠审讯官的手腕来让嫌犯松口认罪。如果在这里得不到起死回生的成果,就很难找到突破口了。

就这份资料而言,松仓最有嫌疑。对于搜查干部来说,是可以选择全力提出逮捕的。可是,到了法庭上又会如何呢?如果碰到厉害的辩护律师,很可能会被判定为无罪吧。作为检察官,面对这样的搜查结果,一般认为应该让警方找出更为确切有力的证据,否则就无法立案裁决。实际上,当时的本部检察官就算说了这话也在情理之中。最终这场凶案不了了之,原因正在于此吧。

所谓未解决的案件,就是仅仅看了调查资料,就会让人心情沉重难以释怀。不难想象田名部这些当时的搜查员心中会是怎样的遗憾。

冲野轻轻叹了口气,合上资料交给了长浜。最上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样子。

没过多久,调查资料传到沙穗手中的时候,刚刚外出的青户出现在会议室,朝冲野他们走来。

“怎么样?跟本案是否有共通点还不好说,不过就案情而言,是不是很有看头?”

听到这话,最上脸上终于有了表情。

“本不该不了了之的。”他轻轻摇了摇头,小声说道。

“如果是最上先生,你会下令逮捕?”

“当然。”

听了最上的回答,青户点点头。

“当时的负责人如果是最上先生就好了。田名部也这么说。”

“案发四年之后有进行过DNA鉴定吧?”最上朝资料看了一眼说。“现在应该能得到更准确的鉴定结果了。”

资料上说,借着鉴定科导入了DNA鉴定的机会,这个案件的搜查班组把凶手的唾液和汗液提交检测,可是检测机关的数字结果无法判定是松仓。DNA鉴定准确率不高,很难成为法院审判依据,这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可是现在检测技术突飞猛进,把过去案件中的遗留物拿去DNA鉴定,最终改变了事实认定进而推动了裁决的事情时有发生。

“其实田名部在拿到这份资料的时候,也想到了这件事,已经向当时的搜查负责人问过了。”青户说,“田名部大概是考虑虽然过了时效,但是毕竟跟这次的案件有关联,想着只要有机会就试试吧。可是,当时的负责人回复说,可以用来鉴定的遗留物检体已经没有了。当时是想着能起死回生,将本就不多的检体全部提供给了鉴定机构,可是在鉴定中途就被消耗殆尽,也没有得到准确的数据。真是窝囊。”

只见最上把拳头紧紧握了起来。

“田名部想借这次的机会做个了结。现在正针对今后松仓的审讯,跟森崎商量对策。我倒是希望如果能通过那起过了时效的案子撬开松仓的嘴,或许能顺带把这次的案子也解决了……”青户说到这里,看了最上一眼补充说,“当然,如果真凶是松仓的话。”

“能从上次案件中逃脱,说明他不会轻易认罪的,最好做好心理准备吧。”最上低沉着声音说,“看情况可能需要二十天彻底地审一审了。”

利用其他罪名实施抓捕的搜查手段并不光彩,尽量不采用这种方式是搜查人员的共识,但是最上多次表示不必为此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