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杰屋妙语会元初(第2/2页)

比如给“万物皆下品”对个“一心不上尝”什么的。每个字都对仗,但不仅上下文之间毫无关联,连下联本身都是字句不通的,这就有些糟糕了。

遇到稍微有人脑子活泛点想起用借对法谐音把品尝的“尝”改成赛场的“场”,都会被称为智对传颂青史。

事实上,这还真是近百年前元初节文斗擂上的真人真事。一个性格别扭厌弃抛头露面的名为刁狄的书生被人强推上擂台,恼羞成怒歪打正着留下了如此千古一对。

都说了是歪打正着,这刁狄也没有多高的才学,后来并没能考取功名,一生就只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会出现这种牵强附会的状况并不是以善舞文弄墨而闻名天下的大庸子民文化水平低下,而纯粹是文斗擂限时规则的锅。

所以说,想要对出字从句顺且具备相当立意的无情对,难上加难,其困难程度甚至更在双九十八合首联之上。甚至可以说,文斗擂上产生任何一副优质的无情对,都必将成为流传一世的名联。

因此尹熙颐的下联一时没有人往无情对上去想,便是因为它有着太过完整顺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