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山谷石村(第2/4页)

十几座石屋炊烟袅袅,屋子外头挂着喜庆的红灯笼,门内有人在拾掇,小小村子喜气洋洋。

见此金耀更是谨慎:“师弟,咱阳世间哪有夜里娶亲的道理?是不是碰上了狐嫁女、鬼娶妻?”

两人正在观望,骏马嘶鸣,屋子里的人看到了他们身影纷纷喜气洋洋的迎了出来。

结果双方打了个照面,屋内走出的人面露失望:“不是二哥迎亲回来,是三个陌生旅人。”

也有人高兴,挑着灯笼走来说道:“不知三位客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天色已晚,这山谷里头只有我们彭家庄一处村子,你们今夜要不要留宿在我村中?”

也有老人热情招待道:“客人请留下,今天我们村里正好有人娶亲,一起来吃喜宴,人多热闹。”

“不错,这两位年轻道长一看就是贵人,留下让我们农家沾沾喜气。”

金耀看向金辉,金辉低声道:“一切但凭师兄做主。”

听到这话金耀微笑,他说道:“长者赐不敢辞,既然诸位乡亲盛情款待,我等三人怎好拒绝?”

对面一行人发出欢呼,簇拥三人往屋子里走去。

金耀给金辉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剑不离身、丹不离体,一定要谨慎防备。

金辉自然知道这点,他进屋之前先问了一句:“诸位乡亲,据小道所知咱们当地风俗中结婚都是在中午,为何你们村里却是在夜晚?”

老丈笑道:“因为新郎官是二婚,头婚自然在中午,可是第二婚要在晚上举办了。”

师兄弟二人恍然,这倒是说的通。

石屋简陋但整齐,没有小院只有一排屋子,每个屋子门窗都贴了红喜字,也有红灯笼挂在门上。

彭家庄百姓将他们三人迎进屋里后热情款待,又是上栗子干果又是上山中野花茶。

师兄弟二人小心,栗子干果不碰,茶水都在举杯喝的时候偷偷倒入袖中。

道家袖子宽大,里面藏的东西多,藏一条毛巾自然是正常,他们把茶水都倒进了毛巾中。

不多会后又有人喊‘贵客临门’,金辉好奇的出去看,看到一名中年儒生皱眉而来。

彭家庄的猎户们邀请儒生进门做客,并指着金辉介绍。

儒生笑吟吟接受,他走到门口的时候看到金辉,却低声问了一句:“这里的将伯灯是你放出去的?”

一听这话,金辉悚然一惊。

将伯灯?

所谓将伯灯是一盏形如灯笼的东西,脱胎于孔明灯,点亮之后火烛加热它会飞起来。

它的名字脱胎于一个词,将伯之助,这个词的意思是请求长者提供帮助。

这样将伯灯的用途便简洁明了起来:它是修士们碰到妖魔鬼怪却无力解决时候发出的求助工具!

金辉和师兄在山门中时便听说过这种法器,可是他们没见过,因为他们山门所在的上原府乃是兵家重地更有许多豪门大派,妖魔鬼怪不敢去作祟,自然也就没有人发出将伯灯。

这就导致金辉惊讶之后却茫然:“前辈请了,请问哪里有将伯灯?”

将伯灯能飞,为了显眼它们要么像风筝一样被高高放飞,要么会随风而去寻找有缘人解救。

金辉和师兄进村之前是在外面仔细观察过这小山村的,并没有发现飞起来的灯。

中年儒生皱眉,指向门上一顶灯笼。

金辉仔细看向灯笼,发现灯笼造型确实简陋,像是简简单单用四张红纸贴成。

起初他也注意到这点来着,但只以为村子穷,没有正经灯笼,就简单糊了一些灯笼来凑数。

他看过这面灯笼又去看其他灯笼,低声道:“让前辈见笑了,这灯笼与另外的灯笼不是一样吗?”

儒生哼笑一声道:“当然一样,这里挂的都是将伯灯!”

金辉的头皮一下子炸了。

江湖规矩,一个人碰到难以解决的诡事对外求助时候只需要点燃一个将伯灯。

这里灯笼粗略数来不得二十个,门里门外挂了个满满当当,也就是说有二十多江湖好手在此发出过求救令?!

他正要细细询问,忽然有唢呐笛子声随风传来。

悠悠扬扬,细声细气。

声音逐渐清晰,屋子里的人高兴的跑出去喊叫:“二郎接亲回来了!”“奏乐,都奏乐!”

屋子里喝茶的几个汉子开始敲锣打鼓。

沉闷响亮的轰鸣声压住了唢呐和笛子声。

金辉急忙往外看去,不久之后来路上踢踢踏踏出现一匹驽马,马上坐着个魁梧汉子,后面有八条壮汉扛着一顶轿子,更有人在最后面吹吹打打。

夜幕撒下,天地俱黯。

唯有魁梧汉子胸口上的大红花和红彤彤的大花轿颜色依然绚丽。

山村里的人迎上去,汉子打马走来,大家伙凑在一起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