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戏精(第2/4页)

旦角是女角色,鬓角出挑,他的左上半边脸化了女旦妆;

再就是右上的花脸行和右下的须生行,大花脸同样便于分辨,须生行指除小生、花脸、丑角以外俊扮的中、老年男性,往往有长须,陈落右下本就有胡须,他还戴了个假须。

最后是居中的丑角行,他化了小丑鼻妆容,这个也能一眼认出来。

一张脸五张面!

有人见此便恍然大悟,说这不是二十多年前鬼面王的妆吗?

又有听过石头戏的人接着想起,说石头里当时唱的那出戏不正是鬼面王戏班子最拿手的《刘辟责买》吗?

《刘辟责买》是蜀剧中很有地位的一出戏,它讲的是三国时代时任蜀中方镇的刘辟是个大贪官,他在蜀中无所忌惮地乱收苛捐杂税,搞得民不聊生。于是,当地的优人便将刘辟的作为编成戏剧取名为《刘辟责买》,以此来为民疾呼。

而鬼面王是二十多年前蜀郡内很有名气的戏班子班主和掌柜,他最厉害的便是一演五角、一唱五腔,自己一个人就是一出戏。

可惜他和他的戏班子在二十多年前一夜间失踪,从此再不见他们身影。

这样关于鬼面王和他的戏班子的传奇故事自然众多,至今茶楼里头的说书先生还会时不时拿他们的故事来搏取几个铜铢混口饭。

戴着鬼面王妆容而死的陈落和到了午夜便开始唱戏的石头成为百姓们茶前饭后最喜欢讨论的话题,本来这也就是个话题,老百姓顶多是觉得古怪。

可是听天监和府城衙门得知消息后将陈落尸首与唱戏石头一起给收走了!

这下子城里头热闹了,鬼面王旧案被人翻了出来,一个说法在城里开始流通起来:

鬼面王和他的戏班子当年就是被衙门给害掉的!

谢蛤蟆将打听到的消息说给王七麟听,然后分析道:“七爷,老道认为咱们就从这起案子来扬名最合适,你想,这案子现在在城里传的沸沸扬扬,关注的人多,一旦咱把案子破了,咱观风卫在老百姓心目中得多厉害?”

“再者,衙门和听天监在这案子里头表现实在古怪,这案子摆明有问题啊!”

“还有,关键是这案子老道觉得可能会比较好破。”

王七麟问道:“为什么你觉得好破?”

谢蛤蟆抚须笑道:“无量天尊,老道曾经见过类似的石头,那是一个戏精!”

“戏精?”王七麟反问一句,下意识的将八喵给拎了出来。

八喵站起来摊开爪子,毛茸茸的胖脸上满是疑惑:戏精?谁是戏精?哪有戏精?

王七麟指向八喵道:“它不就是个戏精?”

八喵下意识点点头以配合王七麟的猜测,可是随即它反应过来,急忙摇头:爷不是,爷没有,别瞎说。

它又看向其他人,送出一个警告的眼神: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九六一爪子将它拨拉了下来,叼着它颈后毛走了。

八喵瞪着眼张着嘴被拖走,就像被匪徒拖走的姑娘。

谢蛤蟆解释道:“无量天尊,戏精就是戏剧化作了精怪,它本身没有躯体,最常见的便是藏入石头中以石头为躯体,为什么呢?”

“因为石头结实。”徐大随口说道。

谢蛤蟆猛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徐爷猜对了!”

“不是所有的戏曲都能成精,只有曾经被人广为传唱的戏曲,结果随着百姓喜恶的变化,逐渐没人传唱最终被人遗忘,或者说是这戏曲被广为传唱却因为某些原因被朝廷突然给禁了,总之最后要被人遗忘了,当最后记得这戏的人死掉,那这出戏就会化作戏精。”

“戏精往往会附着在石头上,因为它也有执念,那便是将戏曲继续流传开来,为此它必须需要一个结实的躯体,显然石头就是一个很结实的躯体。”

沉一说道:“铁块更结实,阿弥陀佛,它为啥不附着到铁块上?特别是陨铁,那玩意儿老结实了,为啥啊?”

谢蛤蟆平静地说道:“因为它不如你机灵,它没有你精明。”

沉一听到这话有些窃喜,他摸了摸光头嘀咕道:“嘿,难道喷僧现在逐渐不那么傻了?”

谢蛤蟆不理睬傻子,他自顾自说道:“实际上不光是戏曲可以成戏精,或者说,实际上戏曲所化作的戏精很少见,最多的是诗词所化作的精怪,一旦一首曾被广泛流传的诗词要被人彻底遗忘,它便会化作精怪。”

“而此类精怪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却不是诗词或者戏曲,是一首琴曲!”

王七麟一拍大腿说道:“《广陵散》!”

谢蛤蟆欣慰的抚须微笑:“无量天尊,七爷现在见识不可谓不凡呀。”

“不可谓不凡,这不还是凡?”胖五一忽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