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鸡犬不留!(第4/7页)

为了您可以居东北而虎视四方,

狗子请伯爷您,

借着这次机会,

在颖都,

大开杀戒!”

很多时候,事情,并不复杂。

雪海关那群教员,在郑伯爷原本的规划中,就没想着去利用。

这一点,他和瞎子曾商量过,官场上有小六子的势力在,自己再另起炉灶,一是没这个必要,很难短时间内见到效果,毕竟自己以军功爵爷的身份也很难对文官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二是如果自己这么做的话,很容易会刺激到小六子。

但“就事论事”,只是想当然的情况下。

尤其是牵扯到朝堂时,

一件普通的事儿,可以玩儿出数不胜数的花儿活。

不能造反,

但必须得表示出自己的态度,

用自己的姿态绑架靖南侯的姿态,再汇同晋地各路军门的姿态,以此来向朝廷施压,以此来让朝廷投鼠忌器;

总之,只要朝廷继续默认自己雪海关的独立自主,哪怕将其他军门的地方治理权都收掉了,郑伯爷也是赚的。

最重要的是,

在这件事上,

甭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老子,

本就是吃亏了,

老子,

本就是被欺负的!

“传我令。”

“属下在!”

两个核桃吃完,

郑伯爷拍拍手,

又对着自己掌心吹了几口气,

微微抬起头,

看向瞎子,

道:

“磨刀。”

……

翌日上午,

驿站外头,停了好多辆车。

最前头的,

赫然是成亲王司徒宇的马车,在其后面,还有颖都各个名门望族以及各大势力的马车;

再后头,就是鱼龙混杂了,毕竟,想要毛遂自荐来郑伯爷这里求一个机会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

而这时,驿站的大门,缓缓地被打开。

里面走出来的,不是驿站的驿丞及其手下,而是一群甲士。

所谓的“磨刀”,并非是指的是临阵找快磨刀石来磨刀,对于老卒而言,兵器箭矢这些,平日里的保养都容不得丝毫懈怠。

传这个令,意思其实是今晚好好休整,养足精神,调整好状态,明日要见血。

所以,

当这支亲兵卫队持刀而出时,当即,一股肃杀之气弥漫而出。

高毅所率的这一镇,人最少,只有一个营,但作为拱卫郑伯爷安全的亲兵卫队,自是挑选的全军一等一的精锐。

三百虎贲,当即让驿站外整条街面都安静了下来。

随即,

一身金甲的郑伯爷骑着貔貅,从大门内缓缓而出。

四娘曾提醒过郑伯爷,说这套金甲真正上战场时可千万别穿,郑伯爷自是记得,但这种御赐之物,在眼下这种情况下,却最适合不过。

而这时,

最前面那辆马车的车帘被从里面掀开,显露出成亲王司徒宇的身形,其父战死出殡时,他还只是个孩童,现在,已经是个少年郎了。

只不过,其脸上倒是没有遗传到其父的峥嵘棱角,反而透露着一股子书生文弱气息。

这应该和身处环境有关,毕竟,成亲王府虽然得以继续保留在颖都,没有和晋皇一脉那般被迁往燕京,但司徒宇现在活得,也就是个泥胎塑像的模样。

“小王,见过平野伯。”

司徒宇向郑凡问好。

一个是王爷,一个是伯爵,差距很大,但前者却向后者放低了姿态,而且放低得,可不是一点点。

这就是亡国之人的底气不足了,可能,在颖都内外的晋人面前,他依旧可以维系属于自己的些许尊容,但在燕国真正的勋贵面前,他不敢有丝毫拿捏。

坐在貔貅上的郑伯爷对着司徒宇抱拳拱了拱手,

道:

“见过成亲王爷,成亲王爷福康。”

口中说的是见礼,但态度上,可没有丝毫见礼的诚意。

其实,一般情况下,这种虚礼,郑伯爷是不会计较的,搁在平时,踏踏实实态度端正地给人小成亲王行个礼,他也愿意,横竖没必要在这种小事情上给人挑出毛病不是。

但今日,他可不能落半分姿态。

“平野伯来到颖都,小王已命人在府内备下酒水佳肴,为平野伯接风洗尘,让小王,也尽一尽地主之谊。”

郑伯爷笑了,

在他的印象中,

似乎这位小成亲王所做的事情,就是一直在请吃饭。

当初,

大皇子率领东征军过来时,他设宴请大皇子;

靖南侯来了时,他设宴请靖南侯;

原兵部尚书现颖都太守毛明才来了时,他设宴请毛明才。

每个从燕地过来的贵人到了颖都,他都会出面邀请入府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