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田无镜(第2/5页)

侯爷一夜白了头。

那一次,

侯爷口中第一次说出了“靖难”两个字。

但他偏偏又不能反,不能真的去反,有些事,甚至不能查,不敢去查。

为了大燕,

为了大业,

为了理想,

他已经自灭满门了,

如果自己再反复,

那先前被自己亲自下令屠戮的亲族,他们的死,又有什么意义?

这是一条注定没有后路的不归路,当你走上去时,就下不来了。

听瞎子说过,那一夜,侯爷去看了天天。

父子相见,可能也就那一次。

瞎子说,田无镜不见自己儿子,除了那些猜测的林林总总理由外,其实,最大的理由大概就是,身为人父后,他害怕会控制不住自己。

“起誓,这面黑龙旗帜,得一直在你手上。”

太多太多,极为明显的铺垫了;

旗,早就不知道立了多少杆。

有时候,郑凡只能装作没听懂的样子。

你甚至没办法去劝说,也没理由去劝慰;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如果你在那个位置,

可能你最想做的,就是赶紧死了解脱。

但郑凡真心不希望老田死,

他已经习惯了那道身影出现在自己面前。

有句话,郑凡从未跟别人说过。

他不喜欢行礼,不喜欢下跪,对别人下跪,是为了以后不会下跪;

但每次向老田行礼时,心里,真的是一点抵触都没有。

这时,

两路骑士包抄了过来,他们是靖南军外围的哨骑。

不过,误会并没有发生,首先是郑凡带着的这些亲卫身上的甲胄,明显是燕军制式的,再者,打前儿的一个校尉直接认出了平野伯。

“参见平野伯!”

“见过伯爷!”

“见过伯爷!”

郑凡深吸一口气,问道:

“王爷人在哪里?”

那名校尉脸上露出了些许焦虑之色,

道:

“回伯爷的话,王爷早先率军进郢都了,卑职换队出来时,王爷……王爷还没出来,现在,现在王爷应该出城了吧。”

郑凡不作其他言语,策马向前。

郢都的大火,一时半会儿是烧不完的,甚至烧个几天都很正常,越是靠近城墙,从那些向自己行礼的士卒身上,郑凡就越是能够感受到一股焦虑。

这是一种全军上下的焦虑,这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王爷还没从城里出来。

如果仅仅是城内着火就算了,大家伙不信这种火灾会对他们的王爷造成什么威胁,但问题是,跟着王爷进城的那些靖南军骑士已经出城大半了。

他们出来得早,除了先前厮杀时的伤亡外,火灾对于他们并未造成太大的损伤。

郑伯爷下马后,马上喊来了一名先前跟着靖南王进城的一名参将。

郑凡一边向北门走一边听着那名参将的叙述,

靖南王从进城后到火凤出现的所有经过,终于被郑凡所得知。

一直陪在郑凡身后的剑圣开口道;

“所以,田无镜是猜到城里会有火灾,才没有让大军入城?”

面对敌国的国都,却没有让麾下大军进城,这真的很说不过去。

毕竟,靖南王是不会做出施恩于楚人然后借楚地自立为王的事儿的,他没必要对楚人温柔。

当一个国家被打败后,除非是体面的投降,否则它的都城必然会被荼毒。

早年靠着天子脚下过的几代人的安生日子,往往会在王朝崩塌时连本带利地吐出来。

四娘则回答剑圣道:

“楚国摄政王既然不在京内,楚国皇族禁军主力也不在这里,那就必然意味着城内有古怪,在这个时候不让大军入城是对的。”

一旦大军主力进城,大火之下,得被烧死被熏死多少燕军甲士?

如果是战死,那也就罢了,毕竟大燕铁骑,任谁想啃下他们,自己就先得脱层皮。

但这般被大火给烧死,绝对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那名参将马上道:

“在那只火凤出现后,王爷就下令让我们撤离出城,如果再晚一些,或者等火势完全起来后,这些弟兄最后能活着冲出来一半就已经是运气很好了。”

“王爷呢,他一直没走?”

“回伯爷的话,没有,已经有兄弟们进去找王爷了,但都没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一开始出城,是因为靖南军习惯于服从自家王爷的任何军令,而等到大火忽然升起时,士卒们关切自家王爷,必然会忍不住派人进去查看。

剑圣开口道:“如果这火是那火凤之灵引起的,那么皇城作为阵法的核心所在,必然是火势最重的地方。

而且,田无镜是不会走的,他来这里的目的,一是为了践踏掉楚人的尊严和骄傲,二就是毁掉这座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