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第2/7页)

有的是天穹破裂,各种妖魔从破口涌入。

还有一个飞舞上半空,人首蛇身,好似传说中女娲的天女,手捧巨石,飞向天空。

这绝不是没有意义的壁画。

更像是苏大为后世所知,那个关于华夏创世的神话。

但是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这些疑问在苏大为脑海中一闪而过。

他没有心思去细想这些。

向着腾迅缓缓问出对他最关键的问题:“是不是要救小苏,就一定要答应你的条件?”

“是。”

腾迅微微颔首。

“我等了许久,就是为了等到你,只要你答应,许多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苏大为在沉思。

他在推演腾迅的意图。

对方以“天机不可泄露”,不吐出任何有用信息。

要他在这种情况下答应,实在难以决择。

但是要救小苏,这似乎又是唯一希望。

答不答应?

……

大唐咸亨元年。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

首先是大食兴盛。

四月,攻陷怛罗斯。

六月,兵锋直指碎叶水。

大唐藩属突骑施与之交战,大溃。

求援信递至安西大都护裴行俭面前。

同一时间,来自帝国核心,圣人李治的圣旨,也由传旨太监王承恩,颁于裴行俭。

命其收容波斯总督卑路斯,抵挡大食兵锋。

经过半月深思熟虑,为维护大唐在西域的统慑。

裴行俭亲率精锐一万,并统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仆从,共计大军三万,沿碎叶水列阵,与大食黑甲兵隔河对峙。

在经过短暂试探后,双方展开激战。

其间互有生负。

战局一度僵持。

八月,西域气温骤降。

大食国不得已暂且退兵。

唐军也就势撤回四镇休整。

此次交手规模不算太大。

双方总计投入兵力不及七万。

然而唐与大食大战的种子,已经埋下。

此时雄踞中亚的大食国,经过四大哈里发时期,进入倭马亚王朝,即穆阿维叶一世时代。

这个时期,大食帝国对外征服达到一个高峰。

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

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

亦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穆阿维叶继任哈里发以后不久,就调兵遣将,东西两面出击。

大将哈贾吉·本·优素福在阿卜杜勒·马利克时代率领阿拉伯军队向中亚挺进,东线大军于公元664年,即大唐麟德元年,占领波斯。

然后挥师北上,进军中亚内陆地区。

先后征服布哈拉、撒马尔罕和花剌子模等广大地区,直至帕米尔高原始为吐蕃所阻。

再然后,阻挡大食军的吐蕃人,一夜之间,忽然不见了。

出现在大食人面前的,是敞开胸怀的富饶土地。

以及,东亚最强大的帝国。

大唐!

第二件对大唐影响至关重要的事是,高句丽发生叛乱。

唐军不得不暂把精力投到东方。

第三件事是,大唐官名复旧,同时改元咸亨。

这一次改元与旧时不同。

乃是圣人李治病体沉重。

下旨令太子李弘掌国,皇后武则天辅政。

但太子年幼,羽翼未丰。

朝中大小事,一时悉决于武后。

第四件事,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在大食兵锋直抵怛罗斯和碎叶水前后,西域数国叛唐。

其中有曾经归降的西突厥、回纥。

朝中宰相李敬玄自去岁大病一场后,性情大变。

常自负知兵,屡有惊人之语。

彼时李敬玄对新晋兵部尚书萧礼多有不满,言萧礼不知兵,把朝廷精力投在辽东,忽略西域,乃舍本逐末,欲断大唐国本。

经过数番博弈,李敬玄得武后首肯,亲率十万唐军,前往西域平叛。

咸亨元年五月出发,十月至西域。

半个月后,被西突厥与回纥联军大败。

唐军损兵折将。

李敬玄仅以身免。

那可是十万唐军府兵精锐。

可以说是除了安西大都护外,大唐折冲府仅存的精锐。

其中不少老兵,曾参与征高句丽、西突厥,及平定吐蕃的大战,是追随过苏定方、苏大为的百战精锐。

一战皆没。

一时间,天下震动。

朝廷震荡。

据称辅政的武后,为此大发雷霆。

下旨要斩李敬玄首级,夷平三族。

后为太子李弘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