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九章 交代(第3/3页)

“狡辩!”沈默哼一声道:“好汉做事好汉当,脑中才不承认呢!”

“祝大人怎么想我不知道。”海瑞摇头道:“但我海刚峰磊落光明,俯仰无愧,说不是就不是。”

“那你是怎么想的?”沈默哂笑一声道。

“恕下官直言。”海瑞昂然道:“与大人公事半年,对大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属下还算有几分了解。”

“哦,我什么样?”沈默问道。

“您的智慧手段,是我所仅见的,不仅我海刚峰望尘莫及,我想大明朝也罕有匹敌。”海瑞先扬后抑道:“然而大人的性子,虽有七分热诚,却也有三分圆滑——就是这三分圆滑,让您有时候顾虑过多,不愿意坚持原则,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便会难于抉择。”

海瑞这话让沈默脸上一阵阵发烧,他知道这是海刚峰口下留情了,其实自己两世当官,个性早被官性所污染,说好听点,是信奉中庸之道;说难听些,便是个八面玲珑的官油子。

“当时祝大人的态度已然决绝,谁也没法阻拦。”海瑞面色坦然道:“下官寻思着,有道是邪不胜正,此事肯定会引起士林的轩然大波,大人只有顺势为之,方为上策!”

“就算你真是这样想,也该先行禀报于我!”沈默面色稍霁道,若是别人给出这番解释,他肯定会嗤之以鼻的,但对于海瑞,他还是相信的。

“如果当时我回来,这件事就成了大人指使的了。”海瑞淡淡道:“所以我不回来,要让人们看到,是我海刚峰私自行动,胆大妄为,大人也控制不住。”说着看一眼沈默,又垂下眼皮道:“所以这一切,与大人无关,您也不会在令师那里无法交代了……”

※※※

听海瑞说完,沈默愣了,他万万想不到,铁面无情的海刚峰,竟然在为自己着想……

发呆许久,他才回过神道:“你想把责任全部揽下?”

“是的。”海瑞点头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海某绝不因此牵连大人。”

“为什么?”沈默目光游移的望着他。

“因为大人不能出师未捷,便折戟沉沙。”海瑞沉声道:“我大明朝的财政已经濒临绝境,单靠土地完全不能负担浩大的开支,必须给国库另寻进项了。”说着朝沈默拱手道:“大人的市舶司,可以货中华无用之物以换取海外之金银。而且扰民最小,强似另立名目,搜刮民膏!”

“你对我的期望倒高。”沈默嘿然笑道。

“下官相信,您是一定可以办到的!”海瑞沉声道:“也请大人一定办到!”说着痛心疾首道:“下官当上这个县令后,方可查阅我大明朝的财政历史。发现同样是夏秋两税,太祖年间可以收入米两千四百万石,麦五百万石,现在却已锐减到米八百万石,麦四百万石。为什么天下承平百五十年,不停的垦荒扩种,收上来的税却只有原先的三成呢?”

沈默沉默了。听海瑞慷慨陈词道:“就是因为土地源源不断集中到王侯将相的手中,这些人一面逃避赋税,一面却还要国家奉养!如此国库收入大副减少,支出却大量增加!仅皇族禄米一项,较之国初,激增数十倍,太祖有二十六子,经过一代代繁衍,到现在,依皇族谱牒所载,有两万八千四百位之多,这些人都要朝廷奉养!而现今朝廷又赋税萎缩,每年的税收得有一半奉养了他们!”

“再加上官僚人数日益膨胀,南北边患日深,军费激增,我嘉靖一朝入不敷出,每年亏空四百万两。如果任由这个窟窿越来越大,我大明朝的财政崩溃之日不远矣!到时候不用倭寇、俺答入侵,老百姓就自己就揭竿而起,换了天日!”

“所以大人千万要把市舶司搞得红红火火,让我大明朝能撑过这一段最难熬的日子。”海瑞向沈默深深鞠躬道:“我相信,只要撑过这一段,总会有贤君圣主励精图治,对症下药,使我大明沉疴尽去,涣然振兴的!”

“那你要干什么?”沈默心说,我怎么听着就跟在这托孤似的。

“属下当然要领罪了。”海瑞理所当然道:“徐阁老肯定不会饶过我的,无论杀头还是流放,我都心甘情愿领着。”

“哈哈哈,你海刚峰想当英雄。”沈默突然放声大笑起来道:“也得看人家给不给这个机会。”说着笑笑道:“不要把一位阁老的城府,想得那么简单。”便过去拍拍他的肩膀道:“恭喜咱俩吧,快要升官了。”

“啊?”海瑞大吃一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