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跋前疐后(第3/5页)

他看看塔利卜带来的人,又说道:“下次可以把女人也带来一些,人口的繁衍生息,总不能只靠男人,种棉纺织、制作皮裘、酿酒、经商、畜牧,这些事情女人一样做得来,有些事情比男人还可以做得更好。”

塔利卜犹豫道:“这个么……女奴的价格嘛,比起男奴要低了许多……”

杨浩笑道:“这有何难?节帅府来支付差价就是了,总不能叫你吃亏。”

塔利卜闻言大喜,当下两人边行边走,塔利卜喜上眉梢,以前他经营买卖,在西域古道上每过一城都会遇到一方势力,每一方势力对他们这些胡商都会抽以重税,如果运气不好正赶上各方势力大战,更有可能人货并失,所以塔利卜辛苦一趟,敢携带的财物并不太多。如今杨浩统一了河西走廊,自玉门关往东,直到宋辽境内的税赋成本会大幅降低,其中可以增加多少利润,塔利卜心中有数,当然喜悦非常。

一路上塔利卜带来的许多俘虏看见杨浩麾下的罗马兵,都面露异色,尽管他们的军服款式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但是对本国古老的战服自然并不陌生,行进中,他们壮起胆子试探着同这些士兵问话,这些暧泉峪的士兵中还有些人会说些简单的母语,得知这些士兵竟是几百年前他们遗落东方的同族,那些农奴大为震惊,同时也起了从征入伍的念头,当兵自然比当奴隶要强上许多。

快到王府时,塔利卜便向杨浩告辞,先去客栈安顿自己的部属和贩来东方准备继续运往宋国和辽国的财物,两下里拱手告辞,塔利卜走出几步,纵身上马,无意间回头一看,忽然又勒住了缰绳。杨浩带着亲兵卫队在他的府门外停住了,府门前站着三个人,竟是一个将军、一个文士、一个和尚。

塔利卜为之一诧,连忙又跳下马,带着几个弯刀武士跟了上来。

和尚、文士、将军,这样的组合已经很是匪夷所思了,更离奇的是他们的装束。那和尚大红袈裟、毗卢帽,手中一杆禅杖,好象东土大唐西天取经的唐三僧。而那文士玄色幞头、圆领白袍,脚下一双马皮六合靴,既具儒雅之气,又带骁勇之风。袍袖上还绣着翔鹤吉云。

至于那武官,则是顶盔挂甲,头盔顶竖红缨,左右护耳外卷,身甲探出护颈,披膊如同龙首,胸甲前后各有一枚护心宝镜,腹甲如鱼鳞,下垂膝裙战袍,小腿缚扎吊腿,脚下一双战靴,按剑而立,一动不动。和尚的装扮自古如今没甚么太大变化倒也罢了,这一文一武,却俱是唐人打扮。

杨浩看到那三个面朝王府而立的怪人,也有些莫名其妙,不过今天就连几百年前的罗马军团都穿越到他面前了,就算再蹦出几个唐将来,那也算不得甚么了。杨浩定了定神,举步上前,沉声问道:“你们是甚么人?”

王府大门前站立的三人回头一看,见杨浩年纪虽轻,神情气度却是不凡,而且后面跟着许多披甲佩刀的侍卫,便晓得这人在沙州的官职地位一定不低,那和尚白眉一垂,高宣佛号道:“阿弥陀佛,贫僧等要面见河西陇右兵马大帅杨浩杨太尉,不知小施主在杨太尉军中官居何职,可肯代为引见。”

杨浩刚要答话,大门里边喊了一声:“太尉大人回来了!”

脸若重枣、身材魁梧的令狐上善快步走了出来,令狐上善如今是沙州别驾,官职不低,杨浩皱了皱眉,一指那和尚问道:“令狐大人,他们是什么人?”

令狐上善哈哈一笑,说道:“大人且请回府,咱们慢慢的话。”说着不由分说,拉起杨浩就走,这时那三人听清眼前这箭袖青衣的弱冠男子就是杨浩,不由的精神一振,立即回转身来,成品字形将杨浩拦在当中。杨浩身后侍卫一见登时上前,只听“呛啷啷”声不绝,十几口刀剑已将三人死死逼住。

三人面无惧色,当中而立的文士向杨浩长揖一礼,肃容说道:“鄙人是于阗国黄门将军、国子少监李从林,奉大朝于阗国中兴皇帝之命,前来沙州。”

杨浩并不知道这个黄门将军李从林口中的大朝指的是中土,把大朝放在于阗国前面是始终表明于阗国是中原属国。于阗国主李圣天是个疯狂的哈唐族,衣饰、官制、建筑、文化,莫不效仿大唐,就连名字,他都在自己的本名尉迟僧乌波之外,另取了个唐朝国姓的名字李圣天。

杨浩还以为李从林口中的大朝是自称于阗,虽说于阗国在西域确也称得上是一个大国,而且历史悠久,秦始皇一统六国称始皇帝前,于阗国就已建立了,不过自称大朝未免有点狂妄,他只一笑,却也并不动怒,只问道:“你们是于阗国主的使者么,求见本太尉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