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朝堂新贵(第2/3页)

另一党,则是以宰相苏良嗣、李昭德、魏元忠为首的李党。整体来说,实力偏弱。但是这一次对突厥地战事结束后,这一党的实力又有所增强。原因很简单,因为朝廷刚刚提拔起了一批青年才俊。他们因为与武三思等人地利益冲突,不由自主的会要靠拢到这一边来。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刘冕。

其实刘冕的初衷,并不想依附于任何一党搅进党争中来。可是世事无常,形势逼迫他不可能完全地保持中立。也许真地是物以类聚,刘冕和魏元忠、苏良嗣这些人就是谈得来一些,和武三思、武懿宗这些人死活尿不到一个壶里,和周兴等人更是结下了梁子。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黑齿常之并不属于任何一党。他是投诚的番将,在朝中根基浅薄。一直都在军队里打拼。刚刚归朝地他没有落脚之地,自然而然地和他的亲密部属、刘冕等人一起站到了李党一阵。

如此一来,朝野上地党派就越发鲜明了。李、武二党并肩而立,各不相让。

而风头正劲的朝堂新贵刘冕,则成了李党的颇具代表性的青年才俊领军人物。或许武则天的初衷是想提拔起一批自己地心腹战将来帮她掌控军队。可是朝堂党争并不是君王所能一手把持操纵的。她只能从中调和并加以驾驭。

而且这两党之间,还有一个人身份最是特殊。他既不属于武党,也不属于李党。而且这两党的人物,都不敢轻易得罪、甚至不敢轻易提及他----薛怀义!

这个人从来不会出现在朝堂之上,甚至很少公然露面。可是刘冕却隐约听说,如今的薛怀义可是嚣张得紧了。时常乘着御马在皇宫之内横冲进撞,连宰相专用的南牙之门也是照进不误。到了宫外。他更是跋扈之极,一般的王公贵胄遇到了他都要点头哈腰笑脸相迎,就不用说一些普通的官吏和百姓了。

当然这之外还有一人,比薛怀义更加特殊。那就是薛绍叛乱一案后一直被冷藏在后宫地太平公主。没有人知道现在的太平公主情况如何。只不过,所有人都清楚,这个人永远不可忽视。

因为她是太后最爱的女儿、最信任之人。就目前而言,任何人都无法与之相比。朝野之间隐约有传闻,说武承嗣遭殃全是太平公主阴谋算计。饶是如此,也没听说任何太后责备太平公主的传闻。反道是此前锋芒毕露敢称当朝第一人的武承嗣,就此消失不见了人影。

这一对母女整天躲在后宫商量些什么,没有人知道。

久离朝堂,刘冕急需了解许多当今朝上的事情。和众臣攀谈了许久,方才各自散去。正准备回左千牛卫卫所接管兵符印信上任,一名宦官快步而来将他唤住。说是太后传召。让刘冕到仙居殿见驾。

刘冕心道,这才是武则天的办公风格嘛!我这里还有许多的私密事情等着来和你商量呢。怎么可能不私下召见我呢?

于是转道往仙居殿而去。

今日在御前当值的是右千牛卫地人。虽然他们都跟刘冕不熟,但也都知悉了刘冕已是左千牛卫正印大将军,因此格处礼敬有嘉。

刘冕径直到了御书房门外求见,片刻里面的执事宦官出来,让刘冕入内。与此同时,一串儿宫女宦官都回避出来。

入得内房,果然只有三人在场。武则天、上官婉儿和刘冕。

上官婉儿如同往日一样站在武则天身侧伺候,刘冕进去时也没有东张西望,目不斜视的见礼。

“免礼。”武则天的声音很平静,甚至有点和蔼可亲笑容可掬。她道:“刘冕,征战辛苦了。此番立下大功,予甚感欣慰。但予听说你曾受伤,可有此事?”

刘冕抬了下眼睛,看到上官婉儿眉头轻颦颇为忧急,却又不好开口说话。

刘冕道:“谢太后关心。微臣力战之时中了一枚冷箭,所幸只是皮肉之伤,已然痊愈。”

“嗯,那便好。”武则天点了点头颇带赞许之意的道,“三战代州,你居功甚伟。一仗完败阿史那德元珍,二战兵不血刃收复代州,三战杀敌逾万保住了代州,乃至整个战局受益直至全复云、朔边关。如今你的威名,已是传遍九州威震夷狄。大唐百姓称你为神武天将军,夷狄则惧你为鬼龙神将。数十年来予所知道地大唐将军之中,唯薛仁贵令夷狄惊惧如此。刘冕,你很不错呵!”

刘冕自嘲地笑了一笑:“微臣不过匹夫之勇罢了,无足挂齿。”

武则天的心情仿佛也是不错,此时呵呵地笑道:“燕然大捷令举国振奋。刘冕,你可是成了大英雄啊!如今你回得朝来,尚有何请求?”

“微臣但求能继续为太后分忧为国出力。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刘冕抱拳回道。

“嗯……”打了许久的边鼓,武则天沉吟半晌后方才道,“芙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