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的西进与南征(第2/4页)

周世宗显德二年春,下诏亲征:

“蠢尔淮甸,敢拒大邦,盗据一方,僭称伪号。晋、汉之代,寰海未宁,而乃招纳叛亡,朋助凶逆。金全之据安陆,守贞之叛河中,大起师徒,来为应援。迫夺闽、越,涂炭湘、潭,至于应接慕容,凭陵徐部,沭阳之役,曲直可知。勾诱契丹,入为边患,结连并垒,实我世仇。罪恶难名,人神共愤。”

周世宗在近三年多的时间里,联合吴越钱氏家族的兵力,屡战屡胜,最终占领光、寿、庐、舒、濠、泗、泰、通等十四州六十个县,共二十多万户,长江以北,尽为中原王朝所有。至此,大一统的曙光,重新出现在中华大地上。李璟被迫放弃帝号,改称“国主”,并进献犒军银十万雨、绢十万匹、钱十五万贯、茶五十万斤、米麦二十万石,”尊后周为正朔,敬受后周“历日一轴”,完全以藩臣自居了。过了三年,李璟郁郁而死,其子大词人李煜继位。兹录李璟词二首,可以想见这位成功大词人和失败小帝王的“风采”:

其一: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

倚阑干。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

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渌波三峡暮,接天流。

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

其二: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

李璟向周世宗称臣后,十国中最弱小的一个“荆南”(南平)国王高保融很乖巧,觉得上贡称臣还不够,“谓器械金帛,皆土地常产,不足以效诚节,乃遣其弟(高)保绅来朝”,见南平王送其弟入朝为“人质”,周世宗大喜,赏赐高保融不少金银财宝。“荆南地狭兵弱,介于吴楚,为小国”。南平的“开国主”高季兴本是僮仆出身,为后梁太祖朱温所喜,养以为子,当时叫“朱友让”。朱温死后,领兵于荆南的高季兴兴起割据之意。后唐灭后梁,高季兴惧而入朝唐庄宗,并向庄宗“献计”灭前蜀。后唐庄宗大悦,“以手拊其脊”。老高很会讨好人,在袍子上让人用金线绣了个“金手印”,四处炫耀。同时,他也怕唐庄宗杀了他,在归途中连夜斩关而去。后唐灭亡时,先前灭蜀的后唐军从蜀地搜刮有金帛四十多万,“自峡而下”,老高皆全部劫取。高季兴死后,其子高从诲袭位,仍被后晋封为南平王,子袭父业,德性也一样。后梁时,南汉、闽、楚三国皆向梁朝贡,路过荆南时,往往财物贡品被劫夺财物。“诸道以书责诮,或发兵加讨,(高从诲)即复还之而无愧。”后来,南汉、闽、蜀皆称帝,高从诲换个向这些邻国“称臣”,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爹,目的是为了获取赏物,当时人称高氏父子为“高赖子”――“俚俗语谓夺攘苟得无愧耻者为赖子,犹言无赖也。”向周世宗大献殷勤的高保融,正是高从诲之子。待高保融之子高继冲时,慑于宋朝皇威,率将吏宗族五百多人入朝,结局非常不错。人虽赖,下场不赖。

此外,听说江南强国南唐屡战屡北,南汉“皇帝”刘晟“忧形于色”,吓得他遣使想向后周“修贡”,其间战事不息,“使者不得行”。南汉的第一位“土皇帝”是刘隐。此人军将出身,唐末趁乱自立为清海军留后,不断向朱温行以重贿,得为一方藩镇节度使,占据岭南。后梁建立后,进封南海王。刘隐病死后,其弟刘陟即位,见后梁离乱,中原多事,便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史称“南汉”,“穷奢极侈,娱僭一方”,肆行虐酷,“至有炮烙、刳剔、截舌、灌鼻之刑,一方之民,若据炉炭”。此人还妄自尊大,称呼中原帝王为“洛州刺史”,其实正因他居化外之地、“耻为夷蛮之主”的心理使然。刘陟病死,其子刘玢继位。子肖其父,“多行淫虐,人皆患之”,不久就被其弟刘晟和刘昌密谋杀掉。刘晟自己坐上帝位,改元应乾。与父兄一样,刘晟“率性荒暴”,数年之间,把自己近二十个弟弟全部杀掉,一个不留。此人还喜亲自行酷刑于人,号其刑讯室为“生地狱”,热油锅、碎剐床等等,凡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酷刑,里面应有尽有。刘晟天天以酒为水,终日酣醉之中,连他的宠爱伶人尚玉楼也不得好死。一次,半夜饮酒高兴,刘晟口渴想吃西瓜,便置之于尚玉楼脑袋上,一刀劈下,连瓜带人劈成两半,刘晟也不知,只是感觉口中西瓜汁又浓又红又咸……。刘晟在位十多年,饮酒过量而死。其子刘鋹继位,时年十七,改元大宝。这个小子有样学样,虐类其父,昏庸过之。刘鋹以为群臣因各有家室不能尽忠于他,一切政务皆委以太监,发现有才的读书人,“皆阉然后用”,所以,南汉的士子最倒霉,只有考取了前三甲,只有“金榜题名时”,再无“洞房花烛夜”,披红挂绿戴喜花之后,就被拥入蚕室割去小鸡鸡。刘鋹平日最信任的是太监许彦真、女巫樊胡子以及商胡进贡的一个波斯舞女,哪位大臣得罪这几个人,下场只有一个――族诛。同时,宦官劝刘鋹:“先帝所以得宝位传陛下,正因尽杀群弟。您也应该效法先帝。”刘鋹大以为然,把几个弟弟杀个干净。这么一个酷虐的王朝,由于山高皇帝远,悬隔岭外,自刘隐至刘鋹也经四世五主,近六十年,最后被北宋灭掉,一大家子投降后被迁至开封,刘鋹得封恩赦侯,竟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