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2/5页)

“程序正义,罪行法定。”方律师洪亮的声音压住了台下的声浪,“我丝毫不否认被告犯罪的既遂和故意,我要求公诉方证实的是,这起盗窃案被盗的物品是否真实——是案前的原始文物,还是案后的替代品,这对确定本案的性质至关重要。”

这句话连何雨听了都感到颇为牵强,十五块壁画追回后,是她配合三位省内的考古专家进行的分析鉴定,从壁画的绘画技法到表层的附着物,都与库房中所留壁画毫无区别,就连切割的断缘也严丝合缝。用放大镜观察,板壁连接处的草屑也完全交叉相连!为防止肉眼观察的失误,他们还使用了最为可靠的碳十四检测技术,使用这种分子化学衰变原理鉴定物品的存留期,一万年的误差也不会超过一百年。

何雨立即宣读了专家组的上述结论,她的声音中透着对律师的不满,满想着对方偃旗息鼓,但情况却恰恰相反。

“请问,你们一共使用了几种检测方法?”

“碳十四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最权威的检测方法。”

“我再请问,你是否综合使用了另外几种检测方法,比如热释气法、气象光谱法、考古分子学和穆斯包尔效应?”

律师果然厉害,看来他完全是有备而来。看何雨出现了片刻的犹豫,他马上又接口道:“科学的鉴定方法,应当是多种检测手段的综合印证,单一使用碳十四,你能担保不会出错吗?”

这时,是老辣的审判长为何雨解了围,他举手制止了方律师。

“辩护人注意,关于文物的鉴定,法庭会予以甄别。如果没有新的证据能够否定壁画的真实性,由侦查部门提供的照片有效,公诉方所说成立。”

“我提请法庭注意的,正是本案的真实性。”方律师没有丝毫的退让,一字一顿,神情反而愈加庄重,“作为被告律师,这也是我分内之责。现在,我的委托人还有话要讲。”

律师坐下去。何雨注意到,被告席上那个曾痛哭流涕交代罪行的家伙,这会儿突然变了一副嘴脸。

“这照片上的文物是假的!”彭彪一反常态,突然喊了起来,由于用力过大,麦克风竟发出了刺耳的鸣叫声。

“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这些是假的?!”公诉人的问话有些怒气冲冲,因为对方在检察机关,也分明做了认罪的交代,这一会儿却当庭翻供。

“从一开始我看到的就是文物照片,你们为啥不叫我看被盗的文物?”彭彪反问道,他涨红了脸,脖子上的青筋直暴,扎了个鱼死网破的架势。这是何雨始料不及的。

“这么说你过去的供词全是伪证了?”公诉人质问,声音中含着难以抗拒的威严。

“我犯的事儿我认账,可自打小老汉把壁画弄到手,我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些东西,我认为照片上的东西是假的。”

法庭内掀起了一阵声浪,听众认为这彭彪活脱脱就是一个无赖。

审判长敲响了法槌,严肃问道:

“被告彭彪,你怎么能证明照片上的文物是假的呢?”

“法官大人,你不了解梁州文物道上的规矩,盗出来的东西是真的,可卖到外边的东西可保不齐是真的。这出土的货十有八九是复制品,真货还窝在家里。你可以到造假一条街去看看,什么假造不出来?那是专门骗老毛子的,行话叫‘借鸡生蛋’,真货一下子就出手,那是傻屌才干的事儿。”

彭彪这句粗话顿时引起了一阵哄笑,继而激起的是一片轩然的声浪,嗡嗡的议论声像一阵湍急的浪涛冲击着法官席。审判长岿然未动,再次击响了法槌。

“被告彭彪,上述供词你为什么没有向侦查、检察机关交代?”

“审判长,我犯法的事儿可都交代清楚了,丁是丁,卯是卯。库房二道门的钥匙是我复制的,井里的洞是我帮小老汉挖的,我可没有下手偷盗。论犯罪小老汉是主谋,东西偷出来我连毛都没见,现如今人家偷驴,我拔橛子,我觉得冤枉,越想越觉得是小老汉做了套,骗我往火坑里跳,末了叫我一个人顶罪。我希望审判长,您是位青天大老爷,会还我一个公道。该我的罪,枪毙我都干;不是我的错,不能硬栽到我身上。”

法庭上的风向渐变,老练的方律师那边又请示发言,被审判长批准。

“我请求法庭对所盗物品进行重新甄别,以甄别此罪与彼罪、罪轻与罪重的区别,做到不枉不纵,对被告彭彪客观定罪,体现法律公正。”

审判长没有回答,锤起锤落,宣布休庭再审。

何雨低头从议论纷纷的法庭出来,身子好像悬在半空似的没了底气。方律师的那些话像刀子一样剜在心上,使她坐立不安。虽然法庭休庭,为公诉方解了暂时之危,但很快会要求检察机关重新调查,公安局也必须补充作出物证鉴定。如果专家组的结论有误,全案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全盘推倒,到那个时候可就完全被动了。难道,这到手的壁画真能有假,这碳十四的检测还会出现纰漏?想到这里,她给英杰挂了个电话,对方手机关机,大概正在市里汇报案件的侦破过程。心急火燎之际,她突然想到几天前黄河平的那句话:“科学仪器不会出错,可是用机器的人却可能出错。”莫非他真有先见之明?如果真是这样,他为什么还要引火烧身,把一块仿品提供出来?所有这些,都需要再次找他当面问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