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西线百年第一人(第3/6页)

折可适立即就退兵了,他身后就是洪德寨,里边早准备好了,要什么有什么。等铁鹞子冲过来,先是一轮神臂弓,接着是更新式的武器虎蹲砲,砸得西夏骑兵满地找牙,同时发现战马很痛苦,很多都瘸了。这时才发现,洪德寨的周围撒满了铁蒺藜,是刚才那批偷袭的边跑边扔下的!

这仗没法打了,黑夜里谁知道宋朝人还有什么怪招。撤,结果撤退时刚刚跑得比兔子还快的折可适突然间又冲了出来,没完没了地追击。西夏人一时心急,在黑夜里跑错了方向,向一条大山沟冲了过去……黑暗的大沟是张巨大的茶几,上面全是党项牌杯具,事情到了这一步,连梁氏都吓瘫了,她把首饰珠宝皇袍玉带什么的都扔了,套上件大兵外衣,逃回了西夏老家。

空前大胜,五六年里从来没这么爽过!可是折可适,还有庆州城里的章楶却在跳脚骂娘。狗日的,只差了一点点,本来可以把这批西夏人全逮住的。

折可适的伏击只是计划中的一部分,另一员大将李浩带着双倍的军力,足足两万人在战区外迂回赶路,应该在洪德寨附近出现,配合伏击,全歼来敌。可是深夜跑了整整100里,搞得人困马乏,临近战场时,元祐神经发作,不相信折可适已经大胜,驻兵观望,让西夏人顺利脱离伏击圈,越跑越远了。

洪德寨伏击战给西夏人带来了打击,给宋朝开封城里的旧党大佬们也带来了折磨。这个章楶太闹心了,多事!

有战报吗?压下;有军功吗?再议;章楶本人?先平静再冷却,别说升官发财,洪德寨之战过去没多久,他就被调离西北,到南方当官去了。

旧党要的是安宁,是安宁不懂吗?!斗争永远只能在内部展开,对外,一定要温存婉转和颜悦色,得让各处友邦都舒坦喽。

洪德寨之战后西夏很舒坦,从梁太后往下整个皇亲集团被打得皮开肉绽,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脑子里只有黑暗、火光、神臂弓、铁蒺藜、满天飞的大砖头(虎蹲砲)、大山沟等刻骨铭心的痛感,兴不起半点抢劫的欲望,等到缓过劲来时,已经到了宋朝的绍圣三年。

这一年的九月,西夏人倾巢而出,不管是为了胜利还是为了安全,他们这次动员的规格是宋、夏战争有史以来最高的,梁氏、小皇帝李乾顺亲自带队,全军总数50万。

这个数字就算有水分,实际数量也绝对惊人了。看宋朝这边儿,新党刚刚掌权,全国百废待兴,尤其是军事方面,这不是说提速就能立即见效的。眼看着边防空虚,西北快被打漏,紧张中最后传来的消息让人心里稍微有了点底。

西夏人杀向了鄜延路,那里的主官是新党资历上最高的一位元老——吕惠卿。

吕惠卿自从背叛了王安石之后,成了北宋史上唯一的一个集旧党死敌、新党公敌于一身的人。在他后半生里只有一个人对他是友好的,想让他重新回到最高权力层,参与到振兴新政的改革事业里。可惜阻力太大了,尽管这个人凶狠强硬没人敢惹,可在这件事上,新党仍然全体反对。

这个人也无能为力了,哪怕他是章惇。

吕惠卿的能力不容置疑,面对50万大军他无力对抗、无力偷袭、无力伏击,可防守起来简直让人抓狂。他比全骑兵兵种的西夏人动作还快,等他做完了战前准备之后,西夏人冲进鄜延路,发现面对的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啥也没有。

没百姓、没牲畜、没粮食、没美女、没布匹、没草料,啥也没有!全都就近收进各处军寨堡垒,鄜延路彻底做到了坚壁清野。

西夏人在广阔的鄜延路大地上转来转去,情况用旧党人写成的、被列入宋史奸臣传的《吕惠卿列传》本文来说,是:“寇至,欲攻则城不可近,欲掠则野无所得,欲战则诸将按兵不动,欲南则惧腹背受敌,留二日即拔栅去。”

只是在西夏人回军的路上,攻破了金明寨。这是鄜延路上仅次于州府的军事重镇,虽然比起第一代铁壁相公时期守军下降了很多,可仍然是重中之重。50万大军合围,吕惠卿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只能站在延州城头向北方凝望。

眼睁睁地看着金明寨覆灭。里面5万石军粮、1000万石草粮被焚烧一空,2800名守军只有5个人活了下来……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熬过了这一关,宋朝把重心转向了西北,把之前战绩最好的人调了回来。章楶终于回到了边境,没有这个人,哲宗朝的辉煌无从谈起。

章楶回来之后没有急着报仇,他还是悄悄地搞着自己的小动作,看上去都是些轻飘飘的东西。比如花了很多的钱给些游手好闲、行踪不定的人,这些人到处乱走,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确切位置;比如不定时地派出很多小股部队在边境两侧游荡,时不时地冲进西夏那边,杀几个人立即蹿回来;再有就是盖了很多的小堡垒,一串串地向西北延伸,悄悄地漫过了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