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平律(二)(第3/3页)

而儒家,孔子说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这话来看,儒家貌似并不歧视工匠跟技术,只是要求有些高。

但随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就将一切企图获利的工匠跟匠人打入了奇技淫巧的另册。

但好歹,儒家并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变通。

所以,儒家内部对工匠跟技术,是否是奇技淫巧,有自己的认定标准。

总的来说,就是六府之外,尽为奇技淫巧。

何谓六府?金、木、水、火、土、谷。

即冶炼、铸造、木匠、农业、耕作、开荒、贵粟有关的技术及匠人。

所以,窦婴要反对的,是那些明显的要提高某些特定商人的社会跟政治地位的条款。

窦婴先是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接着奏道:“只是,以臣愚见观之,某些条款,即不合先王之政,更不合先帝之治,愿陛下罢之!”

刘彻还没说话呢,窦婴就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继续道:“譬如,平律第二十七令,愿陛下罢其许千万家赀能入官衙,能上书论政之令,彼商贾,即不明于礼,更不明于仁,何以能出入官衙,上书论政?以臣观之,若如此,长此以往,贾人必当气焰嚣张,地方莫能制,而朝廷徒奈何!”

刘彻听着,忍不住在心里吐槽:“难道只有你是聪明人,而其他人都是笨蛋,看不出这一条的猫腻所在?????”

事实上,这一条在拟的时候,晁错跟颜异就都提出了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

但是,被刘彻凭着自己的天子身份,活生生压下去了。

原因很简单,刘彻需要这一条律法来为今后引导跟扶持资产阶级的发展做准备。

若没有这条规定,那些大型冶炼和制造工厂的老板,手握大量资源跟金钱,还有着无数雇工,但他们又没有社会地位,也没有与高层沟通的途径。

万一他们想不开,想造反,咋办?

天朝都知道,让大资本家跟大企业主进政协,当人大代表,通过收买跟拉拢,安抚这些巨头。

更何况如今!

在刘彻的计划里,未来,大资本家跟大企业主,就是汉室政府的最大拉拢跟收买对象。

刘彻本来还打着,只要九卿里没有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那他就动用天子特权,强行通过这一条——只要九卿没有反对声音,博士们叫的再欢,刘彻也能厚着脸面告诉天下:《平律》诸条律令,得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朝野大臣一致支持,消息传出,士大夫跟公卿们,一片欢腾,黎庶全心全意拥护伟大正确光荣的天子意志。

到时候就算博士跟在野的学者,不要命了,跳出来公开反对,刘彻也能让他精神病,然后告诉其他人:这就是那个百分之零点一。

这是多么美妙和完美的剧本啊!

可惜被窦婴这个愣头青给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