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大捷(第2/3页)

十二月初五日,天气放晴,太阳升起照在虎牢关前白皑皑的雪地上。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三人率领五万兵马开始攻击虎牢关,看着无数士兵蜂拥冲向虎牢关城墙时,这三人都认为,眼前的虎牢关将会像他们一路攻破的州县城池一样很快便被攻破而不费吹灰之力。然而,让他们的吃惊的是,他们遭遇到了虎牢关上朝廷兵马的强力反击。十几次连续的攻击都没能攻破虎牢关的关门,数次攻上城头都被唐军悍不畏死的反扑击退。三人均觉得甚是诧异,这是他们一路攻来遇到的第一次这么激烈的反抗行为。

眼见士兵们伤亡惨重,半天下来已经死伤了近万人,而且从上午进攻到下午未时,十几次连续的攻城已经让本就急行军而来的兵马疲倦欲死,士气也渐趋低落。田承嗣不得不建议其他两名叛将暂停攻城,休整一夜后明日再攻。安忠志和张孝忠也表示同意,他们也看出来今日是无法一鼓作气拿下虎牢了,于是下令在城外雪地里扎营休整。

然而,就在他们偃旗息鼓之时,虎牢关的关门却豁然大开。从虎牢关城门中涌出无数的唐军骑兵以及跟在他们身后的步兵,数量不计其数,直扑正在扎营的叛军而来。

田承嗣等人惊诧之余忙下令迎战,但唐军的数量出乎他们的意料,竟然同他们的兵力不相上下。而且经过一日攻城苦战,中午都没吃饭的叛军士兵们早已疲劳之极,在如狼似虎的唐军的冲锋之下竟然难以抵挡。

双方的厮杀从未时持续到了新月初升。寒冷的雪地里,七八万兵马进行着残酷的大混战,直到叛军终于抵挡不住往后败退,这场持续了两个多时辰的混战才告一段落。

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三人败退而走,一直逃到了三十里之外,发现唐军并未穷追不舍,这才喘息着停了下来。三人都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一般,不知道为何会遭遇到这场奇怪的大败。清点兵马后,三人目瞪口呆。五万前锋军在后方的七八座州府的作战中几无伤亡,但在虎牢关前这一战,居然损失了近三万人,只剩下在夜色寒风下瑟瑟发抖的两万残兵败将了。

三人惊愕无语,就像是正兴高采烈之时别人当头打了一棒,又像是被人浇了一瓢冰水,之前所有的膨胀和骄傲全部灰飞烟灭。三人白着脸相互商量了几句,带领残兵再次后退三十里,然后扎营等待后方大队兵马的到来。他们再也没有往前猛冲的勇气了。

虎牢关一战是安禄山起兵反叛以来的第一次唐军的胜利,消息传来,洛阳全城欢声雷动。所有人都兴高采烈的谈论着这个消息,只有一人闷闷不乐,那便是达奚珣。他有些后悔自己写那封奏折了,刚刚写了那封奏折上京,马上便被封常清打了脸,朝廷定会对自己不满了。

虎牢关大捷的消息也很快送达了京城,玄宗和文武大臣们均弹冠相庆喜笑颜开。玄宗亲自拟旨嘉奖封常清和虎牢关守关的将领,并当着群臣的面哈哈笑道:“安禄山不过尔尔,朕以前真是高看了他,还以为除了他无人能替朕守东北边镇。现在瞧瞧,一个封常清便叫他灰头土脸了。一战歼敌三万,他的三十万兵马只需要十战便灰飞烟灭。叫封常清再接再厉,多打几个胜仗,安禄山便要来给朕磕头求饶了。”

所有人都处在兴高采烈之中,唯有封常清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这一战其实是出其不意。而且他带去的四万守虎牢关的兵马其中三万都是正规军,仅有一万是募集的新兵。守城时,他亲眼目睹了这些新兵胆战心惊手忙脚乱甚至伤及自己士兵的情形,最后决战时若非三万老兵经验丰富骁勇善战,顶住了压力,方有此大胜。可以想象,若是换成了全部新兵,那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

这些新募之兵,将会是巨大的隐患,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训练,只能祈求老天保佑,让他们能快速的成熟,成为可用之兵了。

……

洛阳西六十里处,安禄山的主力大营中。

虽然已经是三更时分,安禄山的大帐内依旧灯火通明。安禄山像一座肥胖的小山坐在案后,巨大的肚子搭在帅案上,一只毛绒绒的大手正在肚子上抚摸着。

帅案下方,田承嗣等三名败军之将正在哭诉虎牢关之战的经过,三人满腹委屈,极尽辩解,将此战之败归结于唐军的突然不可预料的进攻以及不知从那里冒出来的庞大的兵马数量。

安禄山脸上的肌肉抖动着,终于他不耐烦了,打断三人的絮絮叨叨挥手喝道:“来人,将这三个蠢材拖出去斩了。送了我起兵以来的第一场耻辱的败仗,还有脸在这里给自己找理由。我三万精兵就这么被你们给葬送了,还白白助长了朝廷兵马的士气,我留你们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