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动员(第3/4页)

但听崔道远继续说道:“老朽崔道远在此向扬州的父老乡亲们表示感谢。老朽为扬州上下同仇敌忾之心所感动。叛军大军将至,相信你们和老朽一样,既同仇敌忾誓死守城,又担心叛军强大,我们难以守住城池。但现在老朽告诉你们,扬州城一定能守得住,因为不仅是我们誓死守城,朝廷也没有忘了我们。老朽在此隆重的向诸位介绍一位我大唐的传奇人物,他便是朝廷派来坐镇扬州,帮助我们守住扬州的。诸位,这一位便是我大唐的当今相国,天下兵马大元帅,百战百胜的神策军统帅王源王相国。”

崔道远伸手朝旁边一指,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到了站在一旁身着黑色普通盔甲的王源身上。

“什么?他是王源?当今的王相国?那是率领神策军未尝一败的王源?”城上城下一片错愕之声。除了少数已经知道王源身份的将士们之外,绝大多数扬州军民根本不知道王源的身份。这一惊当真非同小可。

“诸位,有请王相国训诫。”崔道远高声道。

“哗!”城上城下爆发出惊雷般的掌声和骚动声。这个人果真是王源的话,那可真是了不得。这个人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名声响彻大唐南北,尽管褒贬不一,但说他是传奇人物一点也不为过。

呐喊声中还夹杂着不少让人侧目的莺声燕语的娇啼之声,那是扬州各大青馆之中的烟柳行业的从业人员。扬州最大最发达的娱乐行业莫过于扬州的青楼红馆。而王源之名在这些场所之中的流传却不是因为他的丰功伟绩,而是王源曾经写下的诗篇和填写流传的各种曲词。王源的诗文曲词在京城红极一时。京城流行之际,扬州城也很快便开始流行起来。王源的诗文和曲词被谱成各种曲调,成为扬州青馆之中的一道风景。正因为王源不断的创造着奇迹,他的诗文曲词才久唱不衰,最为炙热。

而这些正是王源在扬州青楼之中闻名的最大缘由。故而这些红妓艺姬歌女舞姬们一听到王源的名字,见到王源现身于扬州,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满脸小星星的娇呼呐喊也不足为奇了。若王源知道他拥有者这么一批拥趸们,不知作何感想。

城楼上,王源拱手向崔道远道谢,面带微笑的踏前数步朝这城下军民挥手。

鼓声响起,军民们也安静了下来,王源缓缓开口道:“诸位父老乡亲,扬州的将士们。没错,我便是王源。”

“哗!”

城下喧嚷之声又起,叫嚷之声入山呼海啸一般。王源双手下压,片刻后人群都静了下来。

“三天前,我崔家大小姐一起来到扬州,便是为了此次叛军攻击扬州之事而来。请原谅我无法率领我的神策军及时赶到扬州帮助你们守城,因为神策军还在剿灭另一股叛军兵马,要赶到扬州起码也在一个月之后。但本人亲自前来,便是要让诸位明白,扬州城不容有失,扬州城必须要守住。因为这不仅干系到扬州的几十万父老乡亲的身家性命,更干系到江南之地的众多州府和数千万的百姓的性命。所以,王某不得不来,必须要来。”

“此次叛军的兵马沿运河南下,数量有近八万之众,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巨大的危机。我扬州守军只有万余,加上午后抵达的崔翁从江南调集而来的五千援军,我们的兵马只有一万五千人。以一万五千人拒八万之敌,形势之严峻诸位应该心中都很清楚。但是,即便如此,我对守住扬州充满了信心。”

“很多人或许以为我在说大话,那么本人跟你们说几个真实的故事你们便知道我所言不虚。去年叛军横扫河北之地,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河北之地的州府城池,但有一座城,在重兵围剿之下却安然无恙。相信你们很多人都已经听说了。没错,那便是平原城。平原太守颜真卿,手下的兵马不足一万五千人,被叛军五万之众围困了八九个月。诸位想一想,被围城八九个月是种什么样的情形?平原城的守军数量能有多少?城防又能有多坚固?粮草物资又能有多少?然而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他们牢牢的守住了城池,保住了平原数万百姓的性命,一直坚持到了我率军去救了他们出来。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便是必胜的信念和众志成城的死守之心。我们扬州的情形可比平原城好太多了,我们不愁粮草物资,还有江南的增援陆续到达,所以我们扬州军民难道比不上平原城的军民么?”王源大声道。

“比得上,比得上。咱们不会输给他们。”百姓们高声叫喊着。

王源微笑打着手势,百姓们再次安静了下来。

“平原城的事例告诉我们,要有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之心,此为守城的首要条件。本人再跟你们分享一下在剑南通州城下的那场大战。那一战叛军元帅史思明率十八万大军攻蜀。本人率六万兵马拒守通州。十八万对六万,兵力不可谓不悬殊。然而那一战我大军损失不足八千,而叛军十八万大军被我歼灭五万人,不得不灰溜溜退回长安。那一战之后,我大唐由守转功,成功的遏制了叛军的嚣张之势。那一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来告诉你们,那一战成功的秘诀便是计谋得当,耍的叛军团团转。不怕你们笑话我,那也是本人最为得意的一战。那么现在,本人就在扬州,本人脑子里有千万条对付叛军的计谋,我要在扬州打出比通州更为精彩的战役,因为有我在,叛军休想战胜我,永远也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