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山河苍茫(第12/14页)

经过急促的行军,红二十五军很快进入了桐柏山。

红二十五军的突围行动令蒋介石颇感意外,因为根据他所能看到的《匪情通报》,中原地区的那一小股“赤匪”早已“覆灭”很多次了。蒋介石立即让鄂豫皖三省“剿共”副司令张学良命“追剿”纵队五个支队和东北军第一一五师跟踪追击,同时命驻扎在河南南阳、泌阳、方城、叶县一带的庞炳勋部第四十军和驻扎在湖北老河口一带的萧之楚部第四十四师迎头阻截。蒋介石决心以三十多个团的兵力趁红二十五军孤军远征之际一举将其包围歼灭。

进入了桐柏山的红二十五军不久就发现这里不是久留之地。首先因为这里距平汉路和汉水太近,国民党军调动起来十分便捷。同时,桐柏山令红军难以与敌人兜圈子打运动战。经过研究,红二十五军决定放弃在这里建立根据地的计划,部队迅速向北通过豫西平原,向河南西部的伏牛山转移。

从桐柏山重新出发的时候,由于所面临的军情险恶,军部决定再次精简部队。首先需要精简的就是军中的七名女红军。军部决定每人发一些银元作盘缠,让她们脱离红军返回老家。这七名女红军从根据地出发的时候就曾被命令留下,但是在她们的坚决请求下,军领导勉强同意她们跟随大部队转移了。当再次听到让她们离开红军的消息时,七名女红军并排坐在大路边放声大哭。她们边哭边喊:“红军走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军领导为此再次开会研究,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她们都是孤儿,离开了红军,等于死路一条。困难是很大,但不至于带不走几个女娃娃。军政委吴焕先让供给部给七个女红军每人准备了一匹小马,可以骑也可以驮行李,以免她们在情况危急的时候掉在后面让敌人捉去。

后来的战斗证明,红二十五军七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战士,不但没有成为部队的累赘,反而在最需要的时候成了最勇敢的战士。她们从没有骑过配给她们的马,马背上总是驮着她们救护的伤员。她们中间有的人曾经缠过足,在翻山越岭涉水过河的艰难行军中,她们抬着好几副担架却从没有一个人掉队。在枪弹横飞的战场上,她们无所畏惧奔跑如飞,在任何一个交战的空隙间寻找红军伤员并且把他们抢救下来。红二十五军每打下一座县城,她们都是最活跃的宣传员,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努力筹集粮食药品。这些被饥饿疲惫折磨得面容黑黄、身体清瘦的女孩子被红军官兵心疼地称为“七仙女”。

为了隐蔽向北行进的意图,红二十五军继续向西,并派出一支小分队佯攻了位于湖北北部的枣阳县城。当各路国民党军纷纷向枣阳一带集中之际,他们突然掉头向东,冲破了敌人包围圈上的薄弱之处,然后转向北。由于国民党军第四十军的两个旅已经堵住了红二十五军北上伏牛山的道路,他们在当地地下党员的带领下绕过泌阳县城,进入了平坦的豫西平原。

常年在山区里生存和作战的红军官兵对平原很陌生。

这里的平原上村落稠密围寨林立。所谓“围寨”,是用高墙围起来的大村庄,村庄外营垒重叠,形成了独立坚固的防御体系。围寨里的武器很多,甚至有土炮。有的在外围还挖有深壕,在入口处设有吊桥。这些由地主豪绅把持的村庄连通一气,一寨有事,烽火四燃。

为了迅速安全地通过平原,红二十五军给围寨首领写了信,红军的信被一寨接一寨地传递下去。信中除了说明红军北上抗日的目的之外,还提出了你不打我我不打你的协议。红二十五军的宣传队每路过一座围寨便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并且高声喊话:

老乡老乡,不要惊慌,

红军所向,抗日北上。

借路通过,不进村庄,

奉劝乡亲,勿加阻挡。

红军的政策产生了效果。他们路过围寨的时候并没有受到激烈的阻击,在大多数情况下围寨的团丁们都架着枪观望,还有的围寨甚至在路边摆放了开水和饭食供红军取用。

此刻,在红二十五军即将通过的豫西平原上,还有最后一道屏障——南阳至许昌的公路。

国民党军第四十军已经在这条公路上一个叫独树镇的地方布防了阻击阵地。独树镇是红二十五军进入伏牛山区的必经之地。

袭击是突然间开始的,红二十五军二二四团在混乱中开始迎战,手枪团冲了上去向蜂拥而来的国民党军抡起大刀,其他两个团迅速展开应敌阵形。二二三团五连一排排长用几台大轱辘车挡住了通往镇子的路,敌人的一队骑兵被堵在了这里,红军官兵躲在车轱辘后面扔出手榴弹,手榴弹硝烟散尽后,五连被敌人密集的子弹打倒了一片。这时,一个叫薛云阶的参谋惊慌地喊叫起来:“我们被包围了!我们被包围了!”他的喊叫令红军瞬间出现了撤退的迹象。在这个关键时刻,军政委吴焕先提着大刀冲了过来,他厉声喊道:“谁也不准撤退!撤退就等于自己找死!现在只有冲上去和敌人拼了!共产党员跟我上!”说完,吴焕先举起大刀率先向敌人扑了上去,红军官兵跟随着他,残酷的肉搏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