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残阳如血(第10/20页)

城墙上的黔军似乎发现了这里的动静,团参谋长兰国清建议换个地方,但邓萍认为这里视野开阔不肯移动。兰国清的话音刚落没一会儿,城墙那边突然响起了枪声,邓萍身子一歪,倒在了张爱萍的肩膀上。

黔军的子弹射进了邓萍的头颅。

几名战士用担架抬着他急促地向后跑。

他的脸上盖着一块洇满了鲜血的白布。

红军官兵们不肯相信这个事实:参谋长牺牲了。

邓萍,四川富顺人,十八岁加入共青团,十九岁转为共产党党员。同年受党组织的委派,到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五师一团开展兵运工作,结识了具有强烈正义感的爱国军人彭德怀,成为彭德怀秘密加入共产党的入党仪式主持人。一九二八年七月二十二日,邓萍和彭德怀、黄公略、滕代远一起举行了震惊中国的平江起义,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邓萍任参谋长。一九三二年,二十四岁的邓萍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参谋长。红三军团无数次奔袭,无数次血战,邓萍与彭德怀年复一年荣辱与共,生死与共。

邓萍的遗体被放在一块背风的洼地里。

彭德怀亲自为邓萍洗了脸,给他换上了一身新军衣。

彭德怀凝视着邓萍苍白的面容,这位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红军将领不禁热泪长流。

这天夜里,红三军团向遵义发起了进攻。

彭德怀的命令是:“拿下遵义城,为参谋长报仇!”

十二团、十三团的突击队成立了。几个突击队各带轻机枪一挺和云梯两架,突击队队员每人一支驳壳枪、一把马刀和五枚手榴弹。晚上九时三十分,突击队队员开始向遵义城墙靠近。二十八日零时三十分,突击队队员悄悄地爬上了城墙,杀死了哨兵后,他们在城墙上吹响了军号。山城遵义又一次在梦中被惊醒。红军官兵们高喊着“为参谋长报仇”冲了进去。黔军没能组织起任何抵抗就丢弃了一切从城南夺门而出,开始了一路狂逃。

遵义城重新被红军占领了。

彭德怀给邓萍买了一口棺材,将他安葬在城外山坡上的一棵沙棠树下,年仅二十七岁的红军参谋长邓萍从此长眠在了遵义城下。

天刚刚亮起来,遵义就再次被各色标语铺满了。大批的红军宣传队队员和民运干部跟着作战部队拥进了城。由于红军曾经在这座县城里住过十几天,因此干部们很快就占据了他们认为应该占据的地方。天主教堂里挤满了伤员,采购人员大规模地采购药品和食品,警卫员们忙着在土豪豪华的住宅里进行安全检查,地方游击队的领导也进城了,他们要求得到武器特别是干部的补充。

王家烈出城的确切时间是二十七日下午三时,那时红军还没有攻城,他的部队还在董公寺一带阻击红军,但是,他已经带着他的手枪队顺着遵义至贵阳的公路往南跑去。二十八日上午九时左右,跑到忠庄铺的王家烈见到了国民党中央军第一纵队司令吴奇伟。这个从江西一路“追剿”红军到达黔北的中央军将领给王家烈的第一印象是胸有成竹。当王家烈向吴奇伟说他身边现在只有一个团的时候,吴奇伟说:“我带的两个师大约还有一两个小时就到了,任务是反攻遵义。两个师加一个团的兵力对付朱毛足够了。你看仗怎么个打法?”王家烈说中央军应该立即进攻遵义。但是吴奇伟说,既然红军已经占领了遵义,中央军就不用再向北推进了,应该在遵义以南找个地方与他们决战。在王家烈的指点下,吴奇伟和第五十九师师长韩汉英共同认为:必须先占领老鸦山和红花岗。于是中央军开始了排兵布阵。吴奇伟让王家烈的那个团守住川黔公路以东的几个高地,说是公路以西全归中央军了。

两个人见面后不到两个小时,中央红军的攻击部队就到了。

这是二十八日上午十一时,毛泽东一直期盼的打一场胜仗的时刻出现了。

中央红军自二渡赤水重新进入贵州以来,从黔北的桐梓地区突然南下,突破娄山关继而占领遵义城,打垮了黔军的主力,现在最凶险的敌人就是国民党中央军了。如果按照中革军委的设想,红军要在遵义地区暂时落脚,以拥有一块获得休整喘息之地,那么就必须如同毛泽东说的那样,将国民党各路大军中的一部甚至是几部给予重创——目前是打击吴奇伟的国民党中央军的绝好时机:川军和滇军虽然依旧在向遵义地区压来,但是贵州终究不是他们的地盘,他们并没有强烈的作战积极性,且红五、红九军团正在桐梓以北死死地阻击着川军和滇军。而受到严重打击的黔军目前分散在各地,由于受到薛岳的制约,王家烈已成了没有指挥权的空头司令,黔军部队要恢复战斗力需要相当的时间。那么,在贵州境内,只有国民党中央军是红军的最大威胁了。现在,吴奇伟部的两个师已经孤军深入到红军的眼前,这个战机万分宝贵且稍纵即逝,如果能够在国民党中央军其他各路大军到达之前,彻底把眼前这两个师的敌人吃掉,那么就可以在遵义南部创造一个军事上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中央红军始终被追击的被动局面在一段时间内得到缓解,还可以避免北上的国民党中央军与南下的川军和滇军再次对中央红军形成大军合围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