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北上北上(第18/20页)

第三路军总司令 贺龙

阴历三月初五

自四月二十五日开始,红二军团先后在石鼓附近开设了五个渡口,依靠征集来的六只木船和一批竹筏、木排,动员了当地的二十八位船工,往返于金沙江两岸;红六军团在上游的巨甸征集了七条木船,数十名船工不分昼夜来回运送红军。船只小坐不了多少人,就有红军官兵在船后用绳子拖上一根巨大的木头,然后他们抱着木头漂过去。至四月二十八日,红二、红六军团一万七千多人马全部渡过了金沙江。

龙云无言以对蒋介石。

蒋介石对龙云甩下的一句话是:“兵无常守!”

此时国民党军虽已十分清楚红二、红六军团马上就要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了,但无奈各路部队都已被长时间的追击弄得疲惫不堪,加之实在无法忍受藏区的高原气候和物资匮乏,于是无论是滇军还是国民党中央军都在金沙江边停了下来。

渡过了金沙江的红军继续向北,迎面是连绵的大雪山。

哈巴雪山海拔五千多米。来自湖南、湖北、贵州等地的红军第一次感受到翻越雪山的艰难。从山脚到山顶,哈巴雪山在金沙江边直入云霄,从闷热的峡谷底端到寒冷的雪线以上,红军官兵还都穿着单衣,干部们急忙喊:“把背包打开!把被子披上!”巨大的“之”字行队伍在雪山上显得格外渺小,随着海拔的升高,红军长长的攀登队伍明显地缓慢下来。接近山顶的时候,风狂雪暴,贺龙不断地说:“不准停下来!不准坐下!赶快走!”因为绝不能在雪山上过夜,红军那一天走了十几个小时。萧克说:“上下山一百五十多里。”

红二、红六军团对翻越哈巴雪山写有行军总结报告:

我们渡过金沙江向中甸前进,中部经过一个很大的雪山,这是事先不很清楚的,因此未曾有充分的政治动员和准备工作,结果有的在雪山上停止休息和吃雪水以致死亡近百。自百松到茨乌,走错了路,过了一雪山死亡亦数十,由东南又多过一雪山,四师当时因前面被番民破坏道路阻碍我军部队走不动,后面部队仍在山上,突然天变下大雪,冻死四十人,十三团亦因前面队伍走不动停止被冻死者近三十人,六师亦死亡数十……

五月三日,红二、红六军团到达了云南中甸。

中甸——香格里拉。

到达中甸地区的红二、红六军团最大的愿望是尽快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四月,张国焘在军事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决定北上。红四方面军在川军连续不断的攻击下,数万人的队伍第三次翻越大雪山,陆续撤退到了甘孜一带,并在这片更偏远更荒凉的地方停留下来。

红四方面军之前没想在这里停留,但是红二、红六军团已经北上,他们必须停下来等待接应。

红四方面军进行了整编。整编后的建制是:

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周纯全,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

第四军军长陈再道,政治委员王建安,参谋长陈伯钧,政治部主任刘志坚,下辖十师、十一师、十二师、独立师;

第九军军长孙玉清,政治委员陈海松,参谋长陈伯稚,政治部主任曾日三,下辖二十五师、二十六师、二十七师、教导师;

第三十军军长程世才,政治委员李先念,参谋长黄鹄显,政治部主任李天焕,下辖八十八师、八十九师;

第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政治委员詹才芳,参谋长李聚奎,政治部主任朱良才,下辖九十一师、九十三师;

第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黄超,副军长罗南辉,参谋长李屏仁,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下辖十三师[原第五军团部队]、十五师;

第三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治委员李干辉,下辖九十四师、九十六师。

方面军直辖:

妇女独立团,团长张秋琴;

骑兵师,师长许世友;

四川抗日义勇军,总指挥王维舟;

金川省军区,司令员倪志亮,政治委员邵式平,下辖独立师、独立二师。

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政治委员何畏,参谋长张宗逊,政治部主任王新亭。

方面军共计六个军四万余人。

红四方面军派出了第三十二军和第四军的一部,一直南下到大雪山以西的雅江地区,与驻守在那里的国民党第十六军李韫珩的部队对峙,以保证正在北进的红二、红六军团右翼的安全。

随着两军逐渐接近,电报往来开始频繁。

五月八日,已从云南中甸进入四川西康地区的红二、红六军团致电朱德、张国焘:

朱、张:

甲、至中甸两军团人员武器统计如下:

1、二军团九九九五人,长短枪共四八六七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