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临幸后的龙榻上,鲜血如一张命运的地图(第4/5页)

最近在这些情报网中流传最多的话题,是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之间的明争暗斗,这也是武媚最为关心的。朝中的文武百官因为太子之争也随之分为两大派,互不相让。

虽然武媚还从来没有近距离地接触过任何一位皇子,但是通过宦官和宫女们的话语,皇子和他们正在经历的生活,就这样活生生地展现在武媚面前。这时候几位皇子的明争暗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他们中间,无论最后胜出的是谁,对武媚来说好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命运将会和胜出者有怎样的联系?

她知道,即使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希望,也是微乎其微的。

3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四月七日,皇太子李承乾策动谋反获罪遭废,被流放至黔州。

稍懂弈道之人都明白,下棋时每落一子至少要看到下面的两步以上。同理,有远见的帝王为皇室的长治久安考虑,在立嗣问题上常常想得很多。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同,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的命运。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位的继承多数是采取嫡长子继承制的,虽然成功率并不是那么高,但这个光荣的传统一直阴魂不散。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所以,他是传统意义上的太子,理论上是日后太宗李世民贞观事业的接班人。可是,随着皇子们慢慢长大,太宗皇帝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在几个皇子中,他最偏爱的是魏王李泰。在他看来,李泰不光文采出众,更有治国之才,有时候他提出的治国建议往往能一语中的。而作为合法继承人的太子李承乾则完全是另外一副面孔,一个显得毫无皇家教养的愣头青,脾气暴躁,对朝堂之事完全不得要领。

摇摆不定的太宗皇帝对魏王李泰的偏爱使得魏王党形成,直接威胁李承乾的太子地位。于是,太子党和魏王党开始在贞观后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和权力的争夺。

李世民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九死一生,血刃亲兄弟才夺得皇位,开创盛世。可以说,玄武门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而他一直用自己的完美表现来试图掩盖昔日的血腥。他一直在极力规避皇位继承对帝国的影响。他对立废太子比别人多了更深一层的切肤之痛,他对培养太子到了极为严苛的地步,“搜访贤德,以辅储宫”,恨不得把全天下的有才之士都拉拢过来给太子当老师。

从李承乾被确立为太子到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太宗皇帝先后挑选了十余位“宿德鸿儒”的老臣、名臣担任东宫辅臣,包括房玄龄、魏徵等人。应该说太宗对太子寄予了厚望的,他希望自己的接班人能够接受天下最好的教诲和引导,从而使自己的帝国事业能够实现平稳过渡。

可太子李承乾根本无法体会父皇的良苦用心,又或者他受不了这份压迫身心的极端教育。他变得无心向学,忘记了自己的太子身份,整日沉浸于歌舞酒宴之中。甚至创新娱乐玩法,把一百多名奴仆组织起来习歌练舞,可见其是一个极具娱乐天赋的太子。

李承乾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绝尘而去,世界被他远远地抛在了身后。最后竟然发展到对严厉管教他的父皇心生怨恨,制订了暗杀和政变两套计划,想除掉太宗李世民。

李承乾由堕落走向政治人生的完败,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在李世民的高标准、严要求的高压态势下,身心的扭曲也是重要方面。

可惜唐太宗君臣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苛责中与培养继承人的初衷适得其反。这些辅臣们的谏言让李承乾烦躁不安,他曾经放话:“如果有一天我当了皇帝,谁要在我面前说三道四,我就宰了他,杀他个500人,看谁还敢说?”(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

既然太子李承乾已经被废黜,朝廷就需要立一个新太子。

魏王李泰明白李承乾被废已是必然,最可能和自己形成竞争的就是晋王李治。

为了博得太宗李世民的好感,李泰甚至表态,我有一个儿子,我死之日,当为陛下将他杀死,然后传位给晋王李治。

结果事与愿违,这句话让李世民大为反感。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朕如果立李泰为太子,那就表明太子的位置可以靠钻营而谋取。李泰为太子,则李承乾和李治均难以保全;若李治为太子,则李承乾与李泰均安然无恙。”

太宗在太子李承乾被废以后没有选立魏王泰,是不希望使后世子孙看到储君之位可以依靠所谓经营而得。而李治能够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是因为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仁孝”与不争。